在需要采取扣留车辆、扣留机动车驾驶证、检验体内酒精、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含量的行政强制措施时,交警应按照以下程序实施:
1. 口头告知违法行为人或者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违法行为的基本事实、拟作出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依据及其依法享有的权利。
2. 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如果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应当采纳。
3. 制作行政强制措施凭证。
4. 行政强制措施凭证应当由当事人签名、交通警察签名或者盖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盖章。如果当事人拒绝签名,交通警察应当在行政强制措施凭证上注明。
5. 将行政强制措施凭证当场交付当事人。如果当事人拒收,交通警察应当在行政强制措施凭证上注明。
交通警察在执法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避免危害发生、防止证据灭失的需要或者机动车驾驶人累积记分满12分的情况下,可以依法采取以下行政强制措施:
交通警察有权扣留违法行为人的车辆。
交通警察有权扣留违法行为人的机动车驾驶证。
交通警察有权拖移违法行为人的机动车。
交通警察有权收缴违法行为人的非法装置。
交通警察有权对违法行为人进行体内酒精、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含量的检验。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采取的在一定期限内暂时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法定强制方法。其主要特点包括:
1. 强制措施的主体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其他任何国家、机关、团体或个人都无权采取强制措施。
2. 强制措施的适用对象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于诉讼参与人和案外人不得采用强制措施。
3. 强制措施的内容是限制或者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而不是对物的强制处分。
4. 强制措施的性质是预防性措施,目的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和审判,进行毁灭、伪造证据、继续犯罪等妨害刑事诉讼的行为。
5. 强制措施是一种法定措施,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各种强制措施的适用机关、适用条件和程序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以控制强制措施的使用,防止侵犯人权。
6. 强制措施是一种临时性措施,随着刑事诉讼的进程,强制措施应根据案件的进展情况而予以变更或解除。
拘留是一种强制措施,具体分为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和刑事拘留。行政拘留是对违反治安管理法的一般违法行为给予的最严厉制裁,最高期限为15日。司法拘留是在民事、行政诉讼或法院
间接强制执行是指行政主体通过间接手段迫使义务人履行其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或者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行政强制措施。 由于直接强制执行直接施加于人身或财物,造成对公民人身自由、财产权侵害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适用直接强制执行必须十分慎重,严格遵守法律
1、一般来说刑事拘留比较严重。行政拘留是针对触犯治安管理等行政法律规定的制裁措施,而刑事拘留则是针对违反刑法的强制措施,可能会涉嫌犯罪。 2、行政拘留是一种重要的也是常见的行政处罚的种类。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通常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
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本法第九条第一项、第四项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法律对行政强制措施的对象、条件、种类作了规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作出扩大规定。第五十四条行政机关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