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在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履行行政义务,并且存在故意不履行的情况下,行政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强迫其履行行政义务的行为。不履行行政义务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从事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例如在规定不得建筑住宅的土地上建立住宅;另一种是不履行规定必须履行的义务,例如应纳税而不纳。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是强迫当事人履行行政义务,因此,强制执行的范围应当限制在行政义务的范围内。
行政强制执行的前提是义务人拒不履行行政法上的义务,但是关于行政强制执行的基础,即行政强制执行的依据,历史上存在过长期的争论。在大陆法系国家早期,主张行政强制执行的基础包括行政处理决定和行政法律规定两类。然而,近期行政强制执行的趋势是倾向于仅以行政处理决定为基础,不再以法律规定为直接依据。
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在普通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有重要区别,这源于对行政强制执行权性质的不同认识。普通法系国家一直将行政强制执行权视为司法权的一部分,因此行政机关无权实施行政强制执行。相反,大陆法系国家中的许多国家将行政强制执行权视为行政权的一部分,并由行政机关自行执行。然而,近期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行政机关是否拥有行政强制执行权需要特别的法律规定来确定,这符合民主潮流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观念的不断发展趋势。
行政本位模式与司法本位模式的比较。行政本位模式主要在德国和奥地利等国家采用,强调行政机关自行执行权力,提高行政效率,但需要对行政机关的执行权进行必要的限制。司法本位模式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强调司法控制和审查,防止行政权滥用,但可能降低行政效率。两种模
行政听证程序的多重意义。从理论角度看,行政听证程序是为了维护公平精神,平衡公权与私权的关系;从经济学角度看,行政听证可提高行政效率、节省交易成本;从行政法律体系角度看,它是核心部分,维护体系的完整性;从依法治国角度看,它加强依法行政和法治意识;加入W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扰乱单位秩序的行为及拘留程序。对于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等寻衅滋事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可处以不同拘留时间和罚款。同时,对于特定人群如未成年人、七十岁以上老人、孕妇等,在执行行政拘留处罚时有一定限制。
行政拘留的相关内容。行政拘留是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措施,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进行短期处罚。行政拘留的期限为1-15日,与其他概念如刑事拘留、司法拘留、行政扣留和拘役等有所区别。受到行政拘留处罚的公民会在公安机关留有违法记录,但一般不会影响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