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保证 > 保证责任 > 业主在收房时注意这些问题,可避免纠纷

业主在收房时注意这些问题,可避免纠纷

时间:2020-05-25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976
如今房产纠纷不断,买房的人稀里糊涂的交了钱,但是收了房以后发现房子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再去找开发商解决为时已晚。小编总结了商品房收房要注意的八大事项,业主在收房时就要注意八项问题,将一切房产纠纷扼杀在摇篮中。

1、注意一:收房注意房款约定

房款如何结算,何时交房应该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上写明,一般商品房都是等房款结清才能交房的。若是买房人在约定时间没有结清房款,开发商也有权将交房时间推后。

2、注意二:物业费不能乱涨价

目前新建小区的物业都是有开发商选聘的物业管理公司来承管的,而且双方之间会签署《前期物业管理协议》。在买房者签署购房合同时,可以要求开发商出示其与物业管理公司签订的协议,并且在购房合同中写上约定的物业费相关事项。这样即使收房时物业费上涨,买房人也可以凭借此条款向开发商讨说法。

3、注意三:物业费可以按月交

在交了房款之后,开发商或是物业管理公司会要求业主缴纳物业费,并且一收可能就是一年的,不然不给钥匙。这个问题在《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中规定,物业不可一次性预收一年或多年的物业费,物业费需按月、按季度或按年度算,最多可预收半年的物业费。

4、注意四:缴纳契税签协议

契税的缴纳问题是开发商与业主之间最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开发商会要求业主特别是按揭业主缴纳契税、交易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否则就不给业主办理入住手续,原因是开发商在房产证没下来之前要为按揭业主承担阶段性连带保证责任。而业主不愿缴纳此项费用的原因多是怕开发商没有上交挪用了。对此问题,解决办法很简单,业主与开发商签订一份协议,约定好双方需要承担的违约责任,约束对方即可。

5、注意五:先验房再办理手续

现在很多开发商都会先让业主交完费、办完手续再去验房,这是一种违规的做法。业主有权要求先验房再收房,验房发现任何问题都可以写在验房单上,要求开发商签收并予以解决。这样就不怕开发商逃避责任了,也就不会产生以后因房屋质量不过关而产生纠纷。

6、注意六:建议业主集体收楼

购买商品房的业主可以和其他购买此楼盘房屋的业主一起收房,以免自己什么都不懂被开发商忽悠。而且在人数足够多的时候,大家还可以凑钱请个律师指导收房,不但掩去自身专业知识不足的缺陷,还能让开发商重视起来。

7、注意七:遇配套问题先收房

房屋质量问题分轻重,开发商承担的责任也不同。若是房子主题质量有问题,那么购房者有权要求开发商退房;若是房子只是掉灰、有细微的裂缝,那么业主可以要求开发商进行修补;若是房子的配套设施或是空气质量不过关,那么业主可以与开发商签订协议,先收房,然后开发商予以解决这些问题。

8、注意八:投资买房尽快收房

有些业主买房并不是为了自己住,而是要租出去赚租金。在这种情况下,若是买到房子有一些小小的质量问题,购房者可以先算一下,是损失的租金多还是损失的修补费用多,若是租金损失远大于后者,那么可以先收房租出去,再找开发商追究其违约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申请人自愿申请解除保全措施或申请撤诉

    诉讼过程中申请人自愿解除保全措施或申请撤诉的情况,以及被申请人提供财产担保和其他应解除保全措施的情形。当申请人提出解除保全措施或撤诉并得到法院许可时,保全措施目的已不存在,法院应及时解除诉前保全。同时,法院应严格审查被申请人提供的担保,担保可以是现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相关规定。主要内容涉及保证人在债务承担、一般保证、连带责任保证和最高额保证等不同情况下的保证期间及其责任。在债务转让、债权转让和主合同变动等情况下,保证人的责任也有所不同。此外,还规定了保证期间的特殊情形如中断、中止和延长等不受

  • 收购企业的程序是怎样的?

    在对其他企业进行收购的时候,其实是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自身,当然也是在具有一定资格的情况下,才能对其他企业顺利进行收购。而收购企业有一定的程序要求,这是收购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了解的。收购股权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法律问题及财务问题,整个收购过程可能需要历经较

  • 公司合并应注意哪些问题?

    依据公司法第184条第2款,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二个以上公司合并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对合并协议应包括哪些主要条款,公司法没有规定。表明我国公司法赋予了参与合并的公司债权人异议有阻止合并程序进行的效力。

  • 如何处理借贷纠纷和合同纠纷?
  • 交通事故诉讼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费是多少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