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强制执行审理期限
时间:2024-07-30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申请执行的期限和费用
申请执行的期限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为2年。一般情况下,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完毕需要6个月。
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
根据《民事诉讼法(试行)》的规定,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根据当事人的身份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个人,则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1年;如果双方是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则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6个月。计算期限的起点是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限的最后1日,如果法律文书规定了分期履行,则从每次履行期限的最后1日起计算。
申请执行超过期限的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三条,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执行措施和提级执行
法院执行立案后的执行措施
一旦法院执行立案,法院应在6个月内采取执行措施。
申请提级执行的条件
如果法院在6个月内不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则申请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提级执行。
委托执行和费用
委托执行的情况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被申请执行的财产或者被申请人在外地,而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执行员又不便前往执行的,可以委托当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受托人民法院应在收函后15日内开始执行,不得拒绝。执行完毕后,应当将执行结果及时函复委托人民法院。在30日内还未执行完毕,也应当将执行情况函告委托人民法院。受托人民法院自收到委托函件之次日起15日内不执行的,委托人民法院可以请求受托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指令受托人民法院执行。
申请强制执行需要缴纳的费用
申请执行无需预先缴纳申请执行费,但人民法院在执行到位的首批执行款中扣除人民法院依法应收取的执行费。执行费的缴纳标准如下:执行金额或价额在1万元以下的,每件交纳50元;一万元至50万元的,按执行金额或价额的千分之五交纳;50万元以上的,按执行金额或价额的千分之一再加2000元交纳。此外,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还会收取执行中产生的实际支出费用,如交通、住宿等费用。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滞纳金缴纳:法律性质、特点和界定
滞纳金缴纳的法律性质、特点和界定。滞纳金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和惩罚性的特点。滞纳金是税务机关对未按时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征收的附带征收。关于滞纳金的法律性质,存在损害赔偿说、行政处罚说、行政秩序罚说和损害赔偿兼行政执行罚说等不同观点。
-
和解书生效期限
和解书的生效期限以及相关的执行问题。当事人签收法院调解书后,调解书即生效,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二年。期间计算根据法律规定,如发生中止或中断情况,适用相关法律规定。民事调解书生效后具有与判决书同等法律效力,当事人可在法定申请期限内申请执行。
-
赡养老人法院判决的有效期
赡养老人法院判决的有效期问题。法院的判决书具有永久法律效力,但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通常为两年。判决书分为一审、二审和再审判决书,不同类型的判决书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和处理决定。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可以申请中止或中断
-
一、“司法强拆”的概念
“司法强拆”的概念、条件及法院应当裁定不准予执行的情形。司法强拆指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过程中,因征收人与被征收人无法达成协议,由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制度。其申请人主体为市、县级人民政府,申请期限需符合法律规定,同时需确定被申请人是否履行
-
行政强制执行的定义
-
网上贷款逾期了没钱还怎么办
-
劳动调解书有强制执行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