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条件:
首先,股东必须具备成为公司股东的真实意思表示。这是判定股权或股东资格的首要标准。由于出资行为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必须真实表达成为股东的意愿。如果缺乏真实意思表示,就不能认定为股东。因此,能够反映真实意思表示的外部证据在确认股东资格时具有重要作用。这些证据包括公司设立前的投资协议、章程以及相关股东的证词等。此外,如果当事人实际享有和行使股东权利,例如重大决策权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也可以推定其具备成为股东的真实意思表示。
形式条件:
其次,股东必须实际履行出资义务。实际出资是股东最重要的义务,也是确认股权和股东资格的重要标准。对于未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公司和其他方可以要求其补足出资,并拒绝其行使股东权利,甚至通过法定程序取消其股东资格。当然,如果未出资的股东依法进行了补投资,仍然可以恢复其股东权利。
虚假出资减资行为的法律责任。虚假出资行为涉及公司发起人、股东未按照法定要求交付货币、实物或转移财产权,严重者可构成虚假出资罪,受到刑法处罚。文章还阐述了立案追诉标准,包括虚假出资数额、抽逃出资数额、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等。明确法律责任有助于维护公司和股
公司注销合同纠纷的处理方法。公司注销后产生的合同纠纷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解决,可以起诉原股东。解决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申请公司注销前需进行清算,并准备相关文件,如清算报告、股东会决议等。不同性质的有限责任公司需提交不同文件,违反规定的公司需
股东债权投资与公司破产的关系,指出股东可能会选择提供债权投资而非股权投资,以获得有限责任保护并将风险转嫁给其他债权人。当公司破产时,股东与其他普通债权人分享公司财产,这可能对债权人不利。债权申报时需提供证据,新法律对股东滥用权利造成损失的情况做出规定
公司解散清算后股东不认可的处理方式。当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后,需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如股东不同意清算或公司未成立清算组,股东可向法院申请指定清算组。但需注意,若股东仅因公司未进行清算而提起解散公司诉讼,法院将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