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遗嘱与自书遗嘱哪个效力大?
时间:2024-11-28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梁老太的遗嘱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遗嘱的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五条的规定,一旦继承开始,应当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进行。然而,如果遗嘱存在,那么可以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的方式进行。此外,《继承法》第二十条规定,遗嘱人有权撤销或者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如果存在多份遗嘱,且内容相互矛盾,那么以最后一份遗嘱为准。需要注意的是,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无法撤销或者变更公证遗嘱。
梁老太的遗嘱情况
梁老太在过去的时间里立下了两份遗嘱,这两份遗嘱的内容相互矛盾。然而,由于前一份遗嘱已经经过公证手续,因此被视为“公证遗嘱”,而后一份遗嘱则属于自书遗嘱。同时,经过审查,我们发现梁老太前一份遗嘱并没有违反《继承法》第十九条对于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遗产份额的规定。
解决方案
基于以上情况,梁老太名下的商品房应当由邹女士受遗赠。经过办理公证手续后,该房屋将被转入邹女士的名下。而梁老太的三个子女则只能感叹于此。然而,如果梁老太确实希望变更遗嘱,将遗产留给她的三个子女,那么她需要先办理撤销前一份遗嘱的公证手续,然后重新立下遗嘱,才能使其具备法律效力。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证的法律效力
公证的法律效力,包括证据效力、使法律行为生效的效力和强制执行效力。公证是公证机构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公证还具有使某些法律行为
-
公证的法律效力及其作用
公证的法律效力及其作用。公证具有法定证据效力,经过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和文书,法院应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公证还有强制执行效力,赋予相应文书强制执行力;此外,公证还是某些法律行为成立的要件。这些作用确保了公证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为公证行为提供了法律
-
房产公证的定义和范围
房产公证的定义、范围及法律效力。房产公证是根据公证机关依法证明与房产有关的法律行为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其范围广泛。房产公证管辖根据规定由房产所在地的公证处管辖。房产公证可确保房产交易行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通过公证机构的审查避免非真实意思表示
-
在什么情况下最后所立的公证遗嘱会丧失效力
经过公证的遗嘱有很强的法律效力,没有法定事由是不会失效的。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失去效力,比如:。所谓公证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订立并经公证机关公证的遗嘱。如果是他人代书遗嘱,必须有2个以上与遗产继承无利害关系的人见证,由立遗嘱人签名或按手印才能发生法律效
-
遗赠扶养协议与公证遗嘱的效力
-
公证遗嘱确认效力是怎样的
-
遗嘱的形式有哪些及其效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