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执行公证执行立案过程:
首先,到法院办理申请强制执行立案需要准备如下资料:
强制执行申请书;就立案事项原出具的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书;办理人身份证及复印件;被执行人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在一页纸上);被执行公司的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办理人所在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盖公章)等。如果法官需要补充资料,再相应补充提供。
下面具体说一下强制执行申请书至少要包含的要素:
1)申请人、被申请人信息;若为代理执行,需要注明委托代理人信息;
2)请求事项的详细说明;
3)事实和理由描述,并加盖公章。
带齐上述资料,根据合同规定或法律规定找到有管辖权的法院(一般是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去申请立案。
注意:进法院的时候需要安检,所以不要带过多没用的东西,比如说打火机、刀具。
根据提示找到立案大厅,排号后在立案厅处等候。
注意:不同的案件立案可能需要在不同的窗口办理,注意区分。同时,在去法院前要先打电话问一下平时立案的时间,有些法院可能周五下午就不立案了。
一般的法院普通立案和强制执行立案是在一起的,大厅统一办公。有些可能单独有一个执行局,立案也需要去专门的地方申请。
在执行局也是需要人工排号或者电脑排号,拿到号码后耐心等待。
根据语音提示及时到达立案窗口,一般都是过号不侯的。
将资料交给办案的法官,审核资料形式要件齐全后会给予立案,并给你一份立案通知书。这样立案就完毕了,下一步就需要提供可执行财产线索具体执行了。
注意:这里法官只审核所需资料是否齐备,对具体内部合理性、文本内容不予审核。
强制执行的相关法规:
第三十七条对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前款规定的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2年修正)
第二百三十八条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
交通事故调解书的效力认定以及交通诉前调解的时间限制。调解成功后,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可以通过公证或法院制作调解书赋予其强制执行力。同时,交通诉前调解的时间应限定为一个月,以确保调解的质量和效率。调解不成功则进入诉讼程序。
放弃继承权公证的法律效力及当事人的不可撤销性。公证书具有可靠的证据效力、强制执行效力和法律行为成立的要件效力。公证机关作为国家的司法证明机关,在公证过程中认真核实公证对象,确保公证书的法律证明力。对于涉及收养和经济合同等特定法律行为,必须办理公证以使
我国公证法关于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的规定,强调了公证在维护交易秩序和保障交易安全中的作用。同时,文章也讨论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在实践中存在的冲突,尤其是关于当事人取得该文书后是否意味着放弃了诉权的问题。从法理上分析了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于
强制执行的详细流程。首先,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包括民事判决、裁定、仲裁机构的裁决以及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法院受理后,如认为执行行为违法,当事人可提出书面异议。对裁定不服的,可申请复议。执行员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责令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