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强制执行债权文书的法定条件
时间:2024-05-06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债权文书是指双方当事人之间债权债务的关系明确,能够有效的确定谁是债权人谁是债务人的一种法律文书。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公证强制执行债权文书的法定条件的相关资料。以供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证强制执行债权文书的要件
一、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
根据司法部1990年12月12日发布的《公证程序规则》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书应在公证证词中明确注明,并包括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强制执行标的的名称、种类和数量等。只有在公证证词中明确写上“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字样,公证机关赋予的债权文书才能成为能够强制执行的债权文书。如果没有注明这样的字样,当事人无法使用该公证书申请强制执行,即使申请了,人民法院也无法受理。
二、人民法院审查无错误
人民法院在受理经公证并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后,并不会立即进入执行程序,而是要对该债权文书的内容进行审查。这是因为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其行使职权时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独立表达意见,不能服从于其他机关。另外,由于某些债权文书尽管经过公证,但由于各种复杂原因,也难以保证没有错误。因此,人民法院对公证机关出具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并不是只要当事人申请就必然予以执行,而需要经过审查程序。
三、具有执行证书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在2000年发布的《关于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执行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第四条规定,债务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时,债权人可以向原公证机关申请执行证书。根据第七条规定,债权人凭债权文书和执行证书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这一联合通知进一步加强了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八条的程序规定,并具有更高的操作性。在公证书出具到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之间往往存在一段时间,债权债务关系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公证机关再次审查确认是非常必要的。
结论
综上所述,为使债权文书具有有效性,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只有具备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才能被称为公证强制执行债权文书。这些要件的存在确保了债权文书的合法性和可执行性。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申请公证债权文书可否部分执行
公证债权文书的部分执行问题。根据司法解释,公证债权文书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但部分情况下可能无效。被执行人可根据一定情形申请不予执行,法院将裁定是否予以执行。经公证的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力,可直接申请执行,但若存在错误或争议,当事人可向法院起诉或提出复查
-
最新强制执行公证管辖法院
关于强制执行公证管辖法院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执行行为。介绍了关于执行管辖的范围、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及其条件范围、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程序等内容。文章还详细说明了债权人申请执行证书的程序和法院处理申请执行的程序。同时,废止了之前的相关通知。
-
山东推行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
山东省推行公证债权文书强制执行的相关内容。公证债权文书具有与法院生效裁判、仲裁裁决同样的执行效力,能缩短执行时间并降低实现债权的成本。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市司法局联合下发文件规范该公证文书的执行工作,全市法院将其视为执行工作的重要内容,以确保相关案件得到
-
股权质押权的实现方式
股权质押权的实现方式。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股权质押可以通过强制执行公证和诉讼途径两种方式进行实现。前者是在债权文书经过强制执行公证后,当事人可直接申请执行;后者则是通过法院诉讼来解决争议并判决股权质押的实现。这些方式有效地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强制执行公证的定义和概念
-
60万的房子公证费用详解
-
公证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