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制执行公证的概念
以给付货币、物品、有价证券为内容的债权文书,如果债务人承诺自己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时无需经过法院诉讼程序直接接受法院的强制执行,公证机构可对双方所签订的债权文书赋予强制执行效力。一旦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债权人即可持强制执行公证书和执行证书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以保护债权。
二、强制执行公证的实用性快捷性
1、提高合同的履约率、促进债务人如期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
2、方便、快捷的实现债权。债务人一旦不能如实履约,债权人可不经法院繁冗的诉讼审判程序,直接持公证处出具的《执行证书》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节约争议解决的成本。债权人无需支付巨额诉讼费及律师费,更不用耗费大量精力。
三、可以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的范围
1、借款合同、借用合同、无财产担保的租赁合同;
2、赊欠货款的债权文书;
3、各种借据、欠单;
4、还款协议;
5、以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学费、赔偿金为内容的协议;
6、符合赋予强制执行效力条件的其他债权文书。
四、申请办理强制执行公证的程序
1、主合同双方共同向公证处提出申请,担保人接受强制执行的一并提出公证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
2、公证申请人填写公证申请表、签署公证告知书和询问笔录
3、公证员帮助双方起草、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文书
4、公证处出具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公证书。
5、债务人一旦违约,在法定期限内,债权人持合同约定证明和强制执行效力公证书申请公证机构签发《执行证书》,并向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
交通事故调解书的效力认定以及交通诉前调解的时间限制。调解成功后,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可以通过公证或法院制作调解书赋予其强制执行力。同时,交通诉前调解的时间应限定为一个月,以确保调解的质量和效率。调解不成功则进入诉讼程序。
放弃继承权公证的法律效力及当事人的不可撤销性。公证书具有可靠的证据效力、强制执行效力和法律行为成立的要件效力。公证机关作为国家的司法证明机关,在公证过程中认真核实公证对象,确保公证书的法律证明力。对于涉及收养和经济合同等特定法律行为,必须办理公证以使
我国公证法关于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的规定,强调了公证在维护交易秩序和保障交易安全中的作用。同时,文章也讨论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在实践中存在的冲突,尤其是关于当事人取得该文书后是否意味着放弃了诉权的问题。从法理上分析了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于
强制执行的详细流程。首先,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包括民事判决、裁定、仲裁机构的裁决以及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法院受理后,如认为执行行为违法,当事人可提出书面异议。对裁定不服的,可申请复议。执行员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责令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