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程序 > 行政不作为的诉讼时效

行政不作为的诉讼时效

时间:2024-10-12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2945

行政不作为的诉讼时效

行政不作为是行政行为的相对概念,对于行政不作为的认定因划分标准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有学者从行政程序的角度认为,行政不作为指的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法定职责范围内有可能采取行动却未能按时履行的行为。根据这一观点,行政不作为的主要特征是违法性,即从法律后果来看,行政行为既可能是合法的,也可能是违法的,而行政不作为只能是违法的。因此,应该根据行为的意思表示和形式来区分行政作为和行政不作为,只要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消极地未表达意思或未实施行政行为,就可以视为行政不作为。

行政不作为案件的起诉期限

由于行政不作为是行政主体“拒绝履行”其法定职责或者是“不予答复”的行为,是一种没有具体内容的行为,行政主体无法告知行政相对人诉权,行政相对人也无法知道其内容,因此,上述关于行政作为的起诉期限规定不能完全适用于行政不作为案件。确定行政不作为案件的起诉期限时,应考虑行政不作为行为的类型,不同类型的行政不作为应有不同的起诉期限。

依职权不作为的案件

依职权不作为是指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利益受到侵害时,行政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应主动履行职责,但未能履行的行为。换句话说,行政主体应主动发现侵权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但由于行政主体自身原因或其他因素未实施任何行政措施,导致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在这种情况下,行政相对人可以在任何时间提起诉讼。

根据申请不作为的案件

根据申请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在法定期限内或即时作出某种行政行为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未拒绝履行或未予以答复的行为。对于这种情况,首先要遵循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九条关于起诉期限的规定。如果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履行职责,期限届满后行政主体拒绝履行或不予答复,则起诉期限从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计算。对于即时应履行职责或答复而未履行或不予答复的情况,由于行政相对人已经知道行政主体的不作为行为,起诉期限从此时开始计算,行政相对人有三个月的时间提起诉讼。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诉讼法中的诉讼程序

    行政诉讼法中的诉讼程序。包括一审、二审和执行阶段的内容。一审中,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复议决定不服或复议机关逾期未作决定,可在规定时间内提起诉讼。直接起诉必须在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诉讼程序包括起诉、受理、审理和裁判。二审是上级法院对下一级

  • 行政诉讼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的处理方法

    行政诉讼中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的处理方法,包括法院应告知原告变更被告或裁定驳回起诉的规定。同时,阐述了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情况下,公民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文章还列举了公民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具体情形,并特别指出了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特殊情况。

  • 行政拘留暂缓执行的条件及程序

    行政拘留暂缓执行的条件及程序。被拘留人需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提出暂缓执行申请,且公安机关认为对其暂缓执行不会发生社会危险。同时,需要满足担保条件,包括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另外,还介绍了缓刑制度的概述。

  • 行政不作为判决后仍不作为的处理措施

    行政不作为判决后仍不作为的处理措施,包括采取法律措施对行政机关进行处罚,如罚款、公告等,同时向监察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提出司法建议。文章还深入分析了行政不作为的危害,包括行政腐败、政府职能错位以及对行政相对人权益的侵犯。表现方面,主要介绍了依申请和依职

  • 法律咨询:合法的行政行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 永安医患调解的几种方式
  • 二手房拆除门窗怎么维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