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原判是指二审人民法院在审理上诉案件时,确认一审判决的事实认定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因此驳回上诉人的上诉请求,维持一审判决的判决结果。维持原判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一审判决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裁判有可靠的事实依据和确凿的证据支持。二是一审法院在适用法律、法规方面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改判是指二审人民法院直接更正一审判决错误内容的一种判决形式。改判适用于两种情形:一是一审判决对事实认定清楚,但在适用法律、法规方面出现错误。在这种情况下,二审法院应当在正确适用法律、法规后,依法更正一审判决的内容。二是一审判决对事实认定不清、证据不足或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在这种情况下,二审法院可以在查清事实后对一审判决进行改判。如果一审法院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难以或不可能查清事实,二审法院可以在查清事实后,依法对一审判决作出改判。
在改判一审判决时,必然会涉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认定。根据一审判决的内容,可能是维持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也可能是撤销或变更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当二审法院需要改变一审判决内容时,就必须重新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因此,在改判一审判决时,二审法院应当在对一审判决作出判决的同时,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判断,依法判决维持、撤销或变更被诉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标准,包括一般地域管辖和特殊地域管辖。一般地域管辖以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为基准确定管辖法院。特殊地域管辖则包括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由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以及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
行政起诉状的含义和功能。行政起诉状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针对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向人民法院递交的行政诉讼文书,目的是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行政起诉状具有引发行政诉讼程序和作为审判结论重要依据的功能。其特点包括起因单一性、起诉权专属性及起诉程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一审行政案件,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在一审案件中需要延长期限的,由最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很显然,这四个基本条件也是人民
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规定, 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和裁定后,当事人均提起上诉的,上诉各方均为上诉人。诉讼当事人中的一部分人提出上诉,没有提出上诉的对方当事人为被上诉人,其他当事人依原审诉讼地位列明。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