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新三板 > 新三板融资 > 其他融资方式 > 进口有哪些融资方式

进口有哪些融资方式

时间:2024-07-24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3430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进出口融资成为进出口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方式之一,能有效推动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发展。那么,进口有哪些融资方式?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针对这一问题,为您作出详细地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进口押汇:一种变通的资金融通方式

进口押汇是指开证行根据进口押汇协议和信托收据,在审单无误后,先行对外付款并放单。开证申请人凭单提货并在市场销售后,将押汇本息归还开证行。

进口押汇实际上是将远期信用证转化为即期信用证+进口押汇的一种变通的资金融通方式。相较于一般的流动资金贷款和远期信用证,进口押汇对银行来说更安全,收益也更好。对外贸企业而言,进口押汇的灵活期限可以降低成本,同时利用人民币押汇可以防范汇率风险。

然而,一些银行以进口押汇之名掩盖垫款之实,导致业务发展受到限制。

进口托收押汇:商业信用与风险的权衡

进口托收押汇是指代收行根据进口托收押汇协议,在收到托收单据后,先行对外支付并放单。进口商凭单提货,并用销售后的货款归还代收行押汇本息。

进口托收押汇与进口押汇相比,优点大体一致。但代收行的风险要远远超过进口押汇。进口押汇建立在银行负有第一性付款责任的信用证基础上,即使开证申请人不付款,开证行也必须履行对外付款的义务。而进口托收属于商业信用,代收行没有责任。然而,如果为进口商续做进口托收押汇,代收行的风险将加大。

作为代收行,应根据进口商的资信情况、业务情况、抵(质)押/担保情况,为其核定一个押汇额度,以拓展业务并防范风险。

限额内透支:灵活的资金融通方式

限额内透支是指银行根据客户的资信情况和抵(质)押/担保情况,在其银行往来帐户上核定一个透支额度,允许客户根据资金需求在限额内透支,并可用销售收入自动冲减透支余额。

限额内透支可以方便客户根据贸易合同,在无款或款项不足的情况下汇款给国外。相比于提前向银行申请贷款,限额内透支更加灵活。然而,目前国内银行较少采用这种融资方式,主要原因是它降低了银行的赢利水平。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服务业竞争的加剧,银行利润率的降低是必然趋势。

进口代付和假远期信用证融资:不同的融资方式

进口代付是指开证行根据与国外银行签订的融资协议,在开立信用证前与开证申请人签订代付协议,到单位凭信托收据放单,电告国外银行付款。开证申请人在代付到期日支付代付本息。

假远期信用证是指开证行开立的规定汇票为远期,但开证/付款行将即期付款,且贴现费用由开证申请人负担。

与进口押汇相比,进口代付和假远期信用证融资对进口商来说意义相同,运作程序也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资金来源、信用证种类和利率等方面。

进口代付和假远期信用证融资对开证行的风险取决于开证申请人的资信状况、开证抵(质)押/担保状况以及对进口货物的监控水平。如果是综合授信项下,且出口商为知名公司,进口商品适销,那么开证行的风险较小,收益丰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质押的平仓线设置

    股权质押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法律框架下的操作方式。在融资方面,上市公司大股东经常选择将持有的股票作为质押物进行贷款融资,而股权质押作为一种权利质押形式,已经得到了法律的认可和支持。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操作流程,包括签署质押合同和向证券登记机

  • 东航公司融资方式主要有哪些

    东航公司的融资方式,包括融资租赁、银行承兑汇票、不动产抵押、股权转让、提供担保和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等。其中融资租赁侧重于考察项目未来的现金流量,银行承兑汇票可实现短、频、快中小企业融资,不动产抵押需关注相关法律规定,股权转让需慎重选择对象,提供担保可改

  •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融资功能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融资功能及其融资方式。详细介绍了融资租赁、银行承兑汇票、不动产抵押等常见融资方式以及股权转让、提货担保等特殊融资方式,并介绍了中小企业可通过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和互联网金融平台获得融资的方式。

  • 什么是众筹建房?

    众筹建房的概念、流程及其对房价的影响。众筹建房是通过网络募集资金,委托房地产代建以获取低于市场价购房的方式。其流程包括报名和付款等环节,投资人有不同档次的选择和保底回报。众筹建房能使房价下跌,原因是省略了房地产公司的利润和融资财务成本。然而,众筹建房

  • 票据融资违规的处理方法及措施
  • 融资谈判的定义
  • 新三板定向增发的特点
新三板融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