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三板市场的活跃,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向新三板市场进军,但是新三板业务涉及到哪些法律问题?
一、新三板拟挂牌企业股东人数能否超过200人的上线?
股份有限公司股东200人上限问题一直是公司与资本市场领域中一大难题。
2012年10月11日,证监会发布《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其第二条明确了股东超过200人的股份有限公司也纳入了监管范围。
2013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国发(2013)49号文《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其第三条明确规定挂牌公司依法纳入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股东人数可以超过200人。
2013年12月26日,证监会就落实国务院决定修改的上述《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并就超过200人的股份有限公司相关问题出台一系列细则,标志着超过200人的股份有限公司监管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些文件应该说是为新三板配套的,突破200人上限成为新三板相对于中国场外市场其他股权交易平台的最大优势。
不过,虽然申请新三板挂牌的企业股东人数可以超过200人,但根据相关文件规定,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在股转系统挂牌时,需要由证监会核准(200人以下则证监会豁免核准),这也给企业挂牌进程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实践中,券商和律师也建议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股份有限公司尽可能将其股东控制在200人以内。
二、股权代持等股权不明问题如何核查?
股权代持核查首先要从公司股东入手,向股东说明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股权代持对公司新三板挂牌转让产生的的法律影响,说明信息披露的重要性,阐述虚假信息披露会被处罚的风险,表明诚信在资本市场的重要性。
如果股东能够自己向中介机构说明原因,一般情况下,中介机构可以根据股东的说明进一步核查,提出股权还原的解决方案。
核查中需要落实是否签署了股权代持协议以及代持股权时的资金来源,是否有银行流水、代持的原因说明、还原代持时应当由双方出具股权代持的原因、出资情况,以及还原后不存在任何其他股权纠纷、利益纠葛。
如果股东未向中介机构说明,中介机构自行核查时还是可以通过专业的判断搜索到一些蛛丝马迹,如该股东是否在公司任职,是否参加股东会,是否参与分红,股东是否有资金缴纳出资,股东出资时是否是以自有资产出资,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访谈,了解股东参与公司管理的基本情况等。
三、外商投资企业进行股改有哪些要求?
根据《关于设立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规定,外商投资企业进行改股需要达到以下要求:
(一)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千万元,且为实收资本;
(二)有最近连续3年的盈利记录;
(三)对于外资持股的要求,外国股东持有的股份应不低于公司注册资本的25%;
(四)原境内公司中国自然人在原公司作为股东一年以上的,经批准,可继续作为变更后所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中方投资者。暂不允许境内中国自然人以新设和收购方式与外商成立外商投资企业;
(五)报商务部门审批;
(六)符合国家有关外商投资企业产业政策的规定。
股权转让纠纷中阴阳合同的认定。在股权转让过程中,股东应注意遵守公司法规定,股权转让涉及阴阳合同可能导致法律纠纷。阴阳合同旨在逃避税务,法院会根据双方行为、证据和真实意图认定。若存在阴阳合同,阳合同无效,以阴合同为准,签订阴阳合同可能构成合同欺诈并承担
因违反土地法规的单位或个人被处罚的相关事项。被处罚单位或个人的信息、具体违反的土地法规条款、以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的处罚内容都会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详细列出。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复议和强制执行等后续事宜。
独资企业的定义及其法律解释,包括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注册登记所需提交的文件以及变更登记的具体要求。独资企业是由个人出资经营、归个人所有和控制,承担无限经济责任的企业。在设立和变更过程中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涉及法律、行政法规审批的业务需提交批准文件。
产品质量申诉和投诉的受理程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受理范围、条件和程序等。申诉和投诉的受理范围涉及消费者在使用购买产品或商品时遇到的质量问题、安全隐患等。受理程序包括填写申诉(投诉)表、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购货凭证等,并经过调查核实处理、调解处理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