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到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后的45天内,医鉴办应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首先,对双方当事人提交的鉴定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进行详细清点登记,并填写签收单。材料复印保存待鉴定时使用。
(1) 调查取证工作由医鉴办组织,应有至少2人参与。
(2) 对知情的证人及当事人进行询问、笔录、录音。
(3) 收集相关物证,如药品、液体及器械等。
(4) 取证结束后,取证人与被取证人双方均应签字。
(5) 若证人拒签,医鉴办调查取证人员应在取证表格中注明拒签的理由。调查工作应按计划进行。
鉴定由专家鉴定组组长主持,并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 双方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陈述意见和理由。陈述顺序为先患方,后医疗机构。
(二) 专家鉴定组成员根据需要可以提问,当事人应当如实回答。必要时,可以对患者进行现场医学检查。
(三) 双方当事人退场。
(四) 专家鉴定组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陈述及答辩等进行讨论。
(五) 经合议,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专家鉴定组成员在鉴定结论上签名。对于鉴定结论的不同意见,应予以注明。
医疗事故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文章介绍了诉讼时效的定义和规定,并详细阐述了医疗纠纷的诉讼时效。文章指出,医疗纠纷涉及的法律关系复杂,权利人可从医疗侵权纠纷和合同违约纠纷两个角度选择诉讼案由。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和医疗鉴定流程,提醒患者及其
医疗事故纠纷及其鉴定程序。医疗纠纷源于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争议,需通过司法鉴定或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确定医方是否有过错。精神损害抚慰金在医疗纠纷中常被支持。医院误诊与医疗事故需依法申请鉴定,由医学会组织专家进行。如当事人对鉴定结果不满,可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医疗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后,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并向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报告。规定报告制度有助于及时补救、准确鉴定和处理医疗事故或事件。医疗单位需及时派人员保管相关材料和封存现场,进行技术鉴定或尸检。对医疗事故处理有争议时
医疗事故索赔的程序与注意事项,包括双方协商、行政处理和诉讼三个方面。行政处理包括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行政复议和医疗行政诉讼程序。诉讼方面,需要注意起诉时留有余地,及时递交证据保全申请、证据目录等,当事人需承担举证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