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鉴定是由属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启动鉴定程序,解决医疗事故和赔偿调解问题。而司法鉴定是由双方当事人共同申请,由法官启动。
医疗鉴定人员是医学专家,由属地的医学会组建专家库。而司法鉴定人员是由司法机构的法医主持鉴定,并聘请临床医学专家参与。
医疗鉴定由属地的医学会负责组织和承担鉴定事务,而司法鉴定的组织者是属地的司法鉴定机构。
医疗鉴定注重医疗事故的认定,而司法鉴定重在解决医疗行为是否有过错以及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医疗鉴定的监督主要包括医学会对鉴定专家进行资格审查、卫生局对鉴定文书进行审查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而司法鉴定的监督主要是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
司法鉴定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
主要包括死因鉴定、伤害程度鉴定和DNA鉴定等。
主要鉴定行为能力、精神病是在犯罪前还是犯罪后获得等问题。
包括足迹鉴定、指纹鉴定、毛发鉴定、弹痕鉴定、印章鉴定和笔迹鉴定等。还包括会计账册鉴定、化学鉴定、毒品鉴定、毒物鉴定等。
如生产责任事故的原因和后果鉴定,火灾起因和后果鉴定等。
在处理医疗纠纷时,选择合适的医疗技术鉴定机构至关重要,因为这关系到案件的最终结果。选择鉴定机构时,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 中立性:鉴定机构应具备中立性,不偏袒任何一方。
2. 专业水平:鉴定机构的鉴定人员应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3. 司法权威性:司法鉴定具有司法权威性,可以作为法官认证的工具。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7条和第28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申请重新鉴定,如果能提供证据证明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员不具备相关资格、鉴定程序严重违法、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或有证据足以反驳,法院应当准许重新鉴定。
然而,对于何谓“鉴定程序严重违法”、“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有证据足以反驳”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因此,当事人需要提供充分的理由和证据来支持重新鉴定的申请。在这方面,聘请专业律师的帮助将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选择合适的鉴定机构和充分利用法律手段是当事人在处理医疗纠纷时的重要策略。
保护受害人利益的诉讼时效起算标准。文章提出在确定诉讼时效起算时间时,应当以保护受害人的利益为出发点,更多地采用“知道”的标准而不适用“应当知道”的标准。考虑到专业因素,如某些药品的毒副作用损害难以被普通人了解,起算时间应考虑此特殊性。对于人身损害赔偿
不同领域人体损伤鉴定的标准及其适用范围。包括轻微伤、轻伤、重伤、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医疗事故分级标准等。文章详细说明了各类鉴定标准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涉及法律、工伤、职业病等多个领域。同时,文章还涉及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和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等。
医疗机构监督管理的法律规定,内容包括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学术性和行业性社会团体的作用,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办公室的设立及其职责,医疗机构监督员的职责和权力,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执业活动的检查指导等方面。同时,也介绍了医疗机构评审制度和中医(
医疗事故认定依据中关于诊断失误的过错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问诊、检查、鉴别诊断等方面的过错情形,包括实施检查、未实施检查、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以及鉴别诊断等方面的具体错误。同时,文章也讨论了治疗失误的过错,包括治疗方法选择、治疗时机选择以及用药的过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