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目前需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才能认定。
医疗事故根据患者人身所受损害程度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分类。具体分类如下:
一级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情况。
二级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情况。
三级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情况。
四级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情况。
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死亡的情况。
一级乙等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情况。
二级甲等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的情况。
二级乙等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严重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的情况。
二级丙等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明显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的情况。
三级甲等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器官缺失、大部分缺损、畸形情形之一,有较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的情况。
三级乙等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中度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的情况。
三级丙等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的情况。
三级丁等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器官大部分缺损、大部分缺损、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的情况。
四级甲等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器官缺损、大部分缺损、畸形情形之一,有重度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的情况。
四级乙等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中度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的情况。
四级丙等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的情况。
四级丁等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较轻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的情况。
当一只手缺失或功能部分丧失,而另一只手功能丧失程度超过50%时,可以考虑进行手术重建功能或者装配假肢。
当一只手腕上缺失,而另一只手拇指缺失时,可以考虑进行手术重建功能或者装配假肢。
当一只手全肌瘫,肌力为Ⅳ级(四级),临床判定无法恢复时,无法通过手术或其他治疗手段恢复手部功能。
当一只手部分肌瘫,肌力为Ⅲ级(三级),临床判定无法恢复时,无法通过手术或其他治疗手段恢复手部功能。
当除了拇指之外的三指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时,可以考虑进行手术重建功能或者装配假肢。
当双下肢长度相差超过4cm时,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或其他治疗手段来调整下肢长度。
当双侧膝关节或者髋关节功能部分丧失时,可以考虑进行关节置换手术。
当单侧下肢膝上缺失时,可以考虑装配假肢来恢复下肢功能。
当双足部分肌瘫,肌力为Ⅲ级(三级),临床判定无法恢复时,无法通过手术或其他治疗手段恢复足部功能。
当单足全肌瘫,肌力为Ⅲ级(三级),临床判定无法恢复时,无法通过手术或其他治疗手段恢复足部功能。
当器官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但无需医疗依赖,可以自理生活时,属于二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存在边缘智能时,属于二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存在发声及言语困难时,属于二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双眼结构损伤,但较好眼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VEP)大于130ms,矫正视力在0.3至0.5之间,视野半径小于30度时,属于二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双耳经客观检查证实听力损失大于41dbHL或单耳听力大于91dbHL时,属于二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耳郭缺损超过2/3时,属于二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因器械或异物误入呼吸道而需要进行肺段切除术时,属于二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甲状旁腺功能轻度损害时,属于二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存在肺段缺损,导致轻度持续肺功能障碍时,属于二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腹壁缺损小于1/4时,属于二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一侧肾上腺缺失并伴有轻度功能障碍时,属于二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一侧睾丸和附睾缺失并伴有轻度功能障碍时,属于二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一侧输精管缺损且无法修复时,属于二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一侧卵巢缺失且一侧输卵管缺失时,属于二级医疗事故。
当一只手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而另一只手功能正常时,可以考虑进行手术重建功能及装配假肢。
当患者双大腿肌力接近V级(五级),双小腿肌力为III级(三级)以下,并且临床判定无法恢复时,同时伴有轻度大小便失禁,属于二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双膝以下缺失或无功能时,可以考虑进行手术重建功能或者装配假肢。
当患者单侧下肢膝上缺失时,可以考虑进行手术重建功能或者装配假肢。
当患者一侧膝以下缺失,而另一侧前足缺失时,可以考虑进行手术重建功能或者装配假肢。
当器官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微功能障碍,但无需医疗依赖,可以自理生活时,属于三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因脑叶缺失而出现轻度智力障碍时,属于三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发声或言语不畅时,属于三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双眼结构损伤,但较好眼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VEP)大于120ms,矫正视力小于0.6,视野半径小于50度时,属于三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泪器损伤,手术无法改善溢泪情况时,属于三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双耳经客观检查证实听力在原有基础上损失大于31dbHL或一耳听力在原有基础上损失大于71dbHL时,属于三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耳郭缺损大于1/3但小于2/3时,属于三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属于三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支气管损伤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时,属于三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因器械或异物误入消化道而需要进行开腹取出时,属于三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一拇指指关节功能不全时,属于三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双小腿肌力为IV级(四级),临床判定无法恢复时,同时伴有轻度大小便失禁,属于三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手术后引起脊柱侧弯程度超过30度时,属于三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手术后引起脊柱后凸成角度超过一定程度(胸段大于60度,胸腰段大于30度,腰段大于20度以上),属于三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原有的脊柱、躯干或肢体畸形又严重加重时,属于三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损伤重要脏器,修补后功能有轻微障碍时,属于三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双侧面部出现轻度不完全性面瘫,但无功能障碍时,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面部出现轻度色素沉着或脱失时,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一侧眼睑有明显缺损或外翻时,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因拔除健康的恒牙而导致明显人身损害时,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因器械或异物误入呼吸道或消化道而需要进行全麻后内窥镜下取出时,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口周及颜面软组织出现轻度损伤时,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在拔除上颌后牙时,由于非解剖变异等因素导致牙根或异物进入上颌窦,需要进行手术取出时,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组织或器官出现轻度损伤,经过修补术后无功能障碍时,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一拇指末节缺损超过1/2时,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一只手除拇指和食指外,还有两指近侧指间关节无功能时,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一只足的拇趾末节缺失时,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软组织内存在异物滞留时,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体腔内遗留的异物已被包裹,无需手术取出,并且无功能障碍时,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因局部注射导致组织坏死,成人体表面积大于2%,儿童体表面积大于5%时,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因剖腹产而导致胎儿损伤时,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当患者产后胎盘残留引起大出血,但无其他并发症时,属于四级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的定义、构成要件以及处理程序。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法规,因过失导致患者损害的事故,需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其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违规行为、过失行为、人身损害和因果关系。处理程序中,病员及其家属有权提出鉴定申请,对鉴定结论不服可
医疗事故鉴定的必要性及程序。鉴定非强制,可在双方协商、卫生行政部门介入或法院委托下进行。鉴定流程包括双方陈述、提问和医学检查、讨论和形成鉴定结论等步骤。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鉴定,并出具鉴定书。如当事人对首次鉴定结论不服,可申请再次鉴定。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两种启动方式: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和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适用于医疗机构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患双方一方当事人要求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情况。而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则是双方同意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基础上
医疗事故鉴定回避的申请方式和医疗事故鉴定书的内容。专家鉴定组成员可主动要求回避,当事人也可向医学会提出申请要求有关人员回避。鉴定书应包含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提交的材料、鉴定过程的合法性、医疗行为是否违法、医疗过失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以及医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