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责任 > 医疗事故刑事责任 > 医疗事故罪相关问题的探讨

医疗事故罪相关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4-06-23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4500

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

一、医务人员的界定

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指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行为的自然人。根据刑法第335条的规定,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医务人员。但目前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本罪犯罪主体的认定存在着极大的争议,即医务人员是指专业卫生技术人员还是指医疗机构中所有的工作人员,这对于区别本罪与其他犯罪有着重要意义。

一般认为,医务人员可以分为卫生技术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包括从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医学、中医学的工作人员,药剂人员,护理人员,其他技术人员。这些人包括在公立医疗机构及企业、社会办医疗机构内工作的医务人员,也包括拥有合法执照开业的个体医务人员。医疗机构中的其他工作人员主要指工程技术人员、行政党务管理人员、工勤人员。

二、医务人员的犯罪主体界定争议

目前,在法学界和医学界,对于卫生技术人员触犯刑法第335条时,依法构成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不存在异议。但对于在医疗机构中的其他人员是否能够构成医疗事故罪的主体,国内法学界存在很大的争议。

第一种意见认为,医疗机构内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应视为医务人员,因为诊疗护理工作是群体性的活动,构成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应包括从事医疗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

第二种意见认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只能是卫生技术人员,刑法对医疗事故罪的惩治特指这类人员及其专业特殊性。其他行政党务管理、工勤、工程技术人员均不能成为犯罪主体。

第三种意见认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除卫生技术人员之外,还应包括医疗机构中其他负有保障公民生命健康权而必须实施某种特定的行为义务的人员。如果这些人员因违背了此种义务而造成刑法规定的危害结果时,应以医疗事故罪追究刑事责任。

筆者認?椋?楸咀镏魈宓囊轿袢嗽保鲋钢苯哟邮抡锪苹だ砉ぷ鞯奈郎际跞嗽薄6杂谏砑媪街埃仁切姓人员又是业务人员的人,在行使医务人员职责时,应视为医务人员,能成为本罪主体。除此之外的非卫生技术人员均不能构成本罪主体,如在医疗单位工作的其他党政、后勤人员。

尽管某些由医疗单位的非医务人员所引起的事故也可称为医疗事故,并由医疗单位对外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是,在涉及刑事责任的追究时,则对非医务人员可视行为人的具体身份分别定罪。对医疗单位的行政管理人员因失职造成事故的如何定性处理,则是一个颇值得研究的问题。对这种医疗单位行政管理人员瞎指挥、乱干预医疗行为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重伤的,可以分别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或过失致人重伤罪。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那些既属于党政管理人员又属于卫生技术人员的人,例如,医院业务副院长在履行与诊疗护理工作有直接关系的职责中,因过失导致严重结果的,则可以成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刑事责任的含义

    医疗事故的刑事责任,指医疗人员在医疗事故构成犯罪情况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严厉,包括剥夺财产权、政治权利及人身自由等。犯罪主体分为自然人主体和法人主体,法人主体主要指企业或组织。在医疗事故中,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

  • 医院发生伤医事件,是否属于医疗事故

    伤医事件是否属于医疗事故的问题。伤医事件属于故意伤害行为,不属于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的认定需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区分责任事故与技术事故,特别注意与医疗技术事故、就诊人或其亲属造成的事故、医疗意外事故以及一般医疗事故的区别。在处理伤医事件时,需根据具

  • 区分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与遗弃伤病军人罪的界限

    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人罪与遗弃伤病军人罪以及医疗事故罪的界限区分。三者相似之处在于都是战时侵害战时救护秩序的犯罪行为,犯罪对象主要是我军的伤病军人。区别在于遗弃伤病军人罪是将伤病军人丢弃,导致其无法得到救护治疗并面临脱离部队的危险;而战时拒不救治伤病军

  • 医疗事故罪的管辖权问题

    医疗事故罪的管辖权问题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医疗事故罪的管辖权由事故发生地的公安部门行使。医务人员因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就诊人员死亡或身体严重损害的行为构成医疗事故罪。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严重损害就诊人员身体健康的定义以

  • 医疗事故罪与医疗差错的区分
  • 医疗事故罪刑事案件中的证明责任
  • 医疗事故刑事责任的定义和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