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全责任:
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赔偿全部损失的100%。
2、主要责任:
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赔偿全部损失的60-90%。
3、次要责任:
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赔偿全部损失的20-40%。
4、轻微责任:
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赔偿全部损失不超过10%。
实践中还存在对等责任,即医、患双方各负担50%。
责任程度的不同对于赔偿数额有较大影响,这符合过错程序与承担责任一致的原则。与原《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相比,只要鉴定为事故不考虑责任程度一律承担100%赔偿的内容较为公正、合情合理。
医疗事故鉴定书中的“主要责任”或“次要责任”抑或“轻微责任”,是对事故原因力的认定。其本来意义是“主要原因”或“此要原因”,只不过医疗行政部门对相关责任人的行政处分看来是以原因力作为主要依据,需要如此表述而已。
当然,医学会的鉴定结论不是具体行政行为,不能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其结论只是专家证言性质,在人民法院来说仅能起到证据的作用,没有绝对的约束力。如果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之责任认定有争议,如果合议庭认为有必要,可以单独就责任程度问题(即原因力分析)再提交人民法院法医室或委托有关专家作出认定。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发生的一起医疗事故。王先生在肾脏手术后发现右肾中有金属针状物,经过两次手术才将异物取出。医院承认失误并进行了医疗事故鉴定,认定为4级医疗事故。目前,王先生正面临家庭生活困扰,双方正在考虑通过协商调解、医学鉴定和法律诉讼等方式解决此
证明构成医疗事故罪的证据种类。包括门诊及住院病历、化验单及各类检查结果、处方及药品包装袋、手术中切除的组织、输血输液剩余液以及死者尸体等。这些证据对于认定医疗过失和医疗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纠纷协商解决中的法律问题和注意事项。文章指出协商前提包括医患双方愿意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合法协商需满足患方和医疗机构主体合法、自愿协议且不违背法律等条件。无效的协商协议包括主体不合法、存在胁迫欺诈行为或协议内容违法等。认定为医疗事故的协商协议包括
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文章详细阐述了行政处理、医疗机构的处罚、医务人员的处罚以及医疗机构违规行为的处罚等内容。卫生行政部门会根据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情节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采取相应的行政处理措施。对于涉及违规行为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会责令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