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代表指出,医疗纠纷的鉴定过程存在行政色彩,由各大医院的专家组成的鉴定成员往往与纠纷医院有某种关系,这导致了“医医相护”的现象。此外,卫生行政部门对鉴定活动的监督流于形式。因此,医疗事故鉴定和司法鉴定不能互相替代。法院应委托司法鉴定,以避免近亲鉴定,从而使当事人更加信服。
医院方代表认为,将医院方申请鉴定视为医院方举证责任是错误的。无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都由医院方承担鉴定费用是不公平的。目前,医院方承担全部鉴定费用导致患者滥用诉权,浪费司法和医疗资源。
法官代表认为,在医疗纠纷案件审判中,医疗事故鉴定由医学会组织进行,其他医疗赔偿纠纷由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根据最高法院的规定,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中,过错和因果关系由医院方负责举证。如果医患双方都不申请鉴定,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委托鉴定。
一些法官认为,医疗机构只有在同时具备过错和因果关系这两个条件时才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因此,只要医疗机构能够证明自己无过错,或者其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就可以免除其承担的另一项举证义务。
患方代表表示,判断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和因果关系是非常困难的,通常需要通过鉴定来确定。因此,申请鉴定应该是医院方的举证责任范围。病历作为医疗纠纷诉讼中的证据,但存在大量修改和重写病历的现象,真实性难以保证。为了保障患者的知情权,应建立患者随时可以查阅和复印病历的制度。
医疗事故赔偿金额的确定问题。赔偿金额没有具体规定,取决于患者病情伤残等级、康复和后续治疗等因素,长期护理费用可能高达上百万。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11项,每项都有明确的计算标准和办法,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规定。
医疗事故的赔偿标准,包括各项赔偿的费用计算方式和相关规定。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具体赔偿数额和计算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医疗事故的赔偿金额要根据医疗机构在医疗事故中的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的计算方式。医疗费凭据支付,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误工费根据患者收入状况计算;住院伙食补助费和住宿费按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标准计算。还包括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
医疗事故伤残等级的赔偿标准以及医疗过错致残的赔偿计算方式。赔偿标准根据患者的伤残等级和年龄确定,不同伤残等级有不同的赔偿计算方式。医疗过错的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等,具体标准根据相关法律和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