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纠纷处理方法

时间:2023-12-23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5019
发生医疗事故引起医患纠纷怎么办?患者及患者家属该如何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本文手心律师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医患纠纷处理方法,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医患纠纷处理方法

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和医疗过错的关系

医患纠纷通常涉及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和医疗过错三个主要形式。一般情况下,只要构成医疗事故,就肯定存在过错,而过错很可能引发纠纷。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纠纷范围最广的,可以包括过错,而过错的范围又可以涵盖全部的事故。医患纠纷仅仅是患者认为可能存在过错的情况,是否存在医疗事故、差错以及是否确实存在医疗过错,需要经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和人民法院的确定。

不同形式医患纠纷的处理方法

根据诉讼法学的意义,不同形式的医患纠纷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医疗过错鉴定属于民事诉讼程序,而医疗事故鉴定则属于医疗行政处理程序。此外,医疗事故罪的鉴定属于刑事诉讼处理程序。医患纠纷形式的定性对患者的索赔有很大影响。

医患纠纷处理方法

根据现行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当出现医疗损害行为时,患者和医院有三种选择:协商调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诉讼。

1. 协商调解

协商调解是指医患双方在有关中间机构的主持下,商议可能已经发生的损害事实,并根据损害事实和相关规定达成一致,确定赔偿金额和其他事宜。

2.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在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主持下,由相关专家对医疗损害事实进行鉴定,明确具体责任并作出赔偿等结论。

3. 诉讼

诉讼是指患者根据发生的医疗损害情况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主张由医疗单位承担相应责任。这三种方法各有利弊。由于医疗损害赔偿涉及医学和法学等多个专业领域,调解协商简便易行,但赔偿金额往往偏低。作为患者,可能一辈子只会遇到这样的事情,缺乏经验。而对方却可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在几轮交涉后,患者可能会心满意足地签署协议书,但后来发现赔偿金额太低,想要提起诉讼却发现现行司法解释认可这种调解协议具有一定法律效力。因此,患者在签署协议之前最好咨询专业人士。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虽然专业性较强,但如果经医疗技术鉴定认为医疗纠纷不构成医疗事故,患者在提起诉讼时,医院将会将鉴定结论作为证据提交,这对患者不利。因此,在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需要慎重考虑。对于诉讼来说,由于涉医纠纷庭审过程复杂且专业性极强,患者最好能聘请懂医又懂法的律师出庭,以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外,需要提醒大家,涉医诉讼的问题通常周期较长,需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