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常识 > 医疗纠纷处理的规定有哪些

医疗纠纷处理的规定有哪些

时间:2024-09-13 浏览:5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6076

医疗纠纷处理的法律规定

一、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对医疗纠纷的处理进行了规定。

二、医疗纠纷解决途径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解决医疗纠纷的方法包括医患双方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向法院提起诉讼三种途径。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则主要适用于司法鉴定和诉讼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医疗事故鉴定的原则

一、公开原则

医疗事故鉴定应遵循公开、公正、及时的原则。公开原则要求鉴定委员会的活动和材料对当事人和社会公众进行公开,但涉及个人隐私的情况除外。当事人双方及其代理人有权出席,社会公众可以旁听,媒体可以报道。双方当事人有权了解案件的全部证据和相关资料,公开的鉴定程序接受公众监督,起到制约机制的作用。

二、公正原则

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应平等对待医患双方,不偏不倚地提供双方了解对方理由、提出证据、进行质证和辩论的权利。公正原则要求鉴定委员会成员不能参与与其利害关系相关的医疗纠纷鉴定,并且要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只有在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原则下,鉴定委员会才能充分听取、审查医患双方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并允许双方要求对方提供病历等证据材料。

三、及时原则

及时鉴定对于处理医患纠纷至关重要。一方面,相关病情证据如尸体等难以长期保存,容易丧失。及时的鉴定有利于全面、客观、真实地收集证据。另一方面,长期拖延医患纠纷不利于保护患者合法权益,也不利于医疗机构的正常运作。及时原则要求鉴定程序规定合理的期限,并及时、合理地通知双方当事人。同时,我们也应该努力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并正确客观地对待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的分类

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36条规定,医疗事故中的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可分为以下四种:

1. 完全责任

完全责任是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2. 主要责任

主要责任是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 次要责任

次要责任是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4. 轻微责任

轻微责任是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因此,在确定赔偿时,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过错责任大小来划分。医疗机构负全部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0%;负主要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60%-90%;负次要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40%;负轻微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院投诉管理部门的职责及相关法律规定

    医院投诉管理部门的职责及相关法律规定。医院应设立投诉管理部门,统一受理投诉,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意见。投诉管理部门还负责组织和协调全院的投诉处理工作,并汇总分析投诉信息提出改进意见。医疗事故纠纷法院的管辖权方面,基层法院管辖一般医疗纠纷案件,中级人民法

  • 工伤保险中的报销比例

    工伤保险中的报销比例,包括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的住院和门诊报销比例以及大病保险的待遇。详细阐述了不同级别的医院和不同的缴费档次对应的报销比例,同时说明了工伤职工在受到事故伤害后的报销范围。

  • 医疗纠纷实践中,病历的重要性及错误对待病历的问题

    医疗纠纷中病历的重要性及错误对待病历的问题。文章介绍了病历的定义和内容,患者常见的错误做法以及医师伪造篡改病历的可能性。文章还强调了错误对待病历的不利后果以及病历被篡改后的证据价值,并介绍了医学会对病历真伪的鉴定及外地司法鉴定的途径。

  • 医疗纠纷处理相关法律法规

    医疗纠纷包括医疗事故纠纷和其他医疗纠纷。其他医疗纠纷包括经过医疗事故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纠纷、不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的医疗纠纷、医学会不予鉴定的医疗纠纷。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医疗民事纠纷与其他民事纠纷一样,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属民法的

  • 处理医疗事故与纠纷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 医疗纠纷处理流程是怎么样的
  • 医疗纠纷处理的规定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