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申请者应向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递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详细描述事故发生的经过、时间和地点,并提出申请鉴定的理由。
如果发生病员死亡事件,且临床诊断无法明确死因或双方对死因有争议,应请法医进行尸体解剖。解剖费用由申请鉴定方承担。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将召开鉴定会议。该委员会的成员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由相关专业技术专家和法医组成。
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受理机构将鉴定意见书发送给当事双方。如果对当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结论不满意,可以在收到鉴定意见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复议。省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果将作为最终鉴定。
以下是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途径:
如果医患双方无法协商一致,认为需要共同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双方当事人可以共同前往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公室办理委托手续。
医患双方发生争议后,可以共同协商并达成协议。双方当事人可以共同确定医疗事故等级和赔偿数额,并在协议书上签字,寻求妥善解决办法。
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同意共同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患双方可以分别到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区、县卫生局)的医政科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直接认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也可以将申请转交给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公室进行鉴定。如果区(县)卫生局经审查发现医疗事故争议涉及死亡或可能构成二级以上医疗事故,将上报市卫生局,由市卫生局移交给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任何一方当事人直接到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公室申请鉴定将不予受理。
一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再次申请过程。申请人对先前鉴定的”诊治概要”、”分析意见”和”结论”表示不服,并详细列举了对鉴定结果的不同看法和依据。申请人认为鉴定结果不符合事实、不科学、不公正,特别是在医疗过程的常规遵守和告知义务履行方面存在问题。因此,申请
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及医疗行为责任豁免制度。医院对于医疗纠纷投诉有详细的接待规定和处理程序,包括病历管理、科室主任的职责、患者死亡后的处理、病历复印与封存、医教部门的角色以及答复患者的时限等。医疗行为豁免制度因医疗行业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鉴定结论需得到超过半数专家的一致意见,并详细记录每位专家的意见和讨论情况。专家鉴定组需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
定点医疗机构的申请书的撰写要求。包括填写方式、申请内容、机构类型选择、大型医疗设备清单的填写要求,以及提交时需附加的各种材料。同时,还提到了统计范围和单病种种类及价格目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