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损害 > 疑似医疗纠纷处理程序有哪些

疑似医疗纠纷处理程序有哪些

时间:2024-05-08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5584
患者跟医生好像存在着医疗纠纷,觉得自己跟医生遇到了纠纷想要解决掉,但又不确定是不是医疗纠纷。在这时候双方就会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在僵持着,谁也不让谁,很多人都觉得非常尴尬不知道如何处理。关注手心律师网,了解更多知识。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及相关法律要求

1. 及时报告

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如果发现医疗中存在的过失导致对方受到损害或者使用的药品错误等问题,应及时向上级部门负责人反映。同时,应及时调查事故原因,并采取医疗措施,减少损害结果,以免事态扩大。

2. 采取措施,减轻损害

一旦发生或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并向患者进行解释。

3. 分级报告

医院发生医疗事故时,应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详细向卫生部门报告事故发生的成因和对当事人造成的损害程度等具体情况。对于发生以下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院应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4. 提供病历复印

当患者受到伤害并需要复印病历作为相关证据材料时,医院应当允许。

5. 封存现场实物

对于医疗事故中存在的疑似引起不良后果的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医疗用品,医患双方应在协商后进行封存和检测,并及时处理。

6. 双方协商

医疗事故发生后,医院应主动与患者协商,争取损害补偿,尽量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如果医患双方能达成一致意见,应出具协议书,并在7日内向卫生部门报告。

7. 提交鉴定资料

当患者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时,医院应配合,准备相关材料,并积极参与调查。

8. 法院调解或判决后报告

如果协商不成,患者向法院起诉,可在法院的主持下进行和解。如果无法和解,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出具判决书。医院应在收到生效的人民法院调解书或判决书后的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书面报告,并附上调解书或判决书。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未取得药品许可证的处罚措施及依据

    未取得药品许可证的处罚措施及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未取得药品许可证的单位应责令关闭,并没收违法药品和违法所得,同时处以罚款。处罚措施包括责令关闭、没收违法所得和处以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罚款,对于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

  • 医疗事故鉴定和司法鉴定的区别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在启动次序、委托形式、程序和证据形式上存在差异。首先,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要先于医疗过错司法鉴定进行,只有经过技术鉴定不构成医疗事故的才能进行司法鉴定。其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委托范围有限,只能委托当地医学会或省级医学会

  • 存款准备金率的定义和作用

    医疗事故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发生医疗事故后,有人故意丢失、篡改、隐藏、伪造、销毁病案和相关资料,且情节严重构成犯罪;或者医务人员因极端不负责任导致病人死亡,且情节恶劣构成犯罪;或者医疗单位发生医疗事故后寻衅滋事,扰乱医疗工作秩序,

  • 意外医疗赔偿标准是什么

    意外医疗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医疗赔偿纠纷可通过和解、调解和诉讼等方式解决,和解应遵循法律规定,调解由卫生行政部门等第三方介入。医疗赔偿

  • 医疗损害赔偿责任
  • 间歇性精神病人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吗
  • 刑拘多久后可以取保候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