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的处理方式

时间:2025-03-30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0379
近几年来我们经常从电视上、报纸上看到某个医院医死了人、或者家属因为治疗原因殴打医生,导致医生这个职业成为一个高危职业,就像交通事故一样,没有什么预见性,也避免不了,有交通就会有事故。医疗事故也是这样,有医疗就会有事故。那么,发生医疗事故应如何处理呢?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你答疑解惑,希望能帮助到你。

1、协商解决

当事人自愿与医疗机构协商解决医疗事故赔偿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且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2、卫生行政部门调解

已经确定为医疗事故,并且当事人与医疗机构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应当遵循当事人自愿原则,赔偿数额应当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计算。

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

3、民事诉讼

发生医疗事故后,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不经卫生行政部门调解,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院的判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

1、向科室主任反映

住院病人及家属对医疗服务质量不满意或持有异议,首先向科室主任反映,由科主任调查或安排有关人员给患方作出解释或答复。

2、向医院管理部门投诉

对科室解释或答复的问题若有异议,患者或家属可投诉到医院相关管理部门。管理部门接到投诉,及时进行调查核实,作出解释和答复。

3、进一步申请鉴定或提起诉讼

对医院管理部门作出的答复意见仍有异议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申请市卫生局医政科进行医疗鉴定,或直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程序解决。若属于医疗服务及医疗行风问题,可向市卫生局监察科或市纠风办投诉解决。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的行政调解程序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行政调解程序。在医疗事故涉及民事部分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双方当事人请求下进行调解,遵循自愿原则并依据规定计算赔偿数额。调解过程中涉及手术风险告知书的效力、申请行政调解的条件和程序以及重大医疗事故的上级调解程序。如果调解不成功或一方反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定义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定义及程序。该程序由医学会组织的专家组进行,包括临床医学和法医学专家,分为受理、调查和作出鉴定结论三个阶段。在受理阶段,当事人可选择鉴定委员会委员并组成鉴定委员会。调查阶段以书面调查为主,当事人可委托医学专家或律师出席提供证据和辩论

  • 医疗事故争议鉴定报告

    医疗事故争议鉴定的流程及相关事项。文章中,双方就手术方式和医疗过程存在争议,委托法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过程遵循法定程序,包括展示专家名单、执行回避制度等。最终,专家鉴定组在审阅病历和相关材料后,进行了医疗事故争议鉴定。

  •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之调解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中的调解和法律诉讼问题。医疗机构应加强医患沟通消除误会矛盾。对于未调解成功的医疗纠纷可以进行司法鉴定明确是否为医疗事故并进行等级评估,涉及非诉讼案件的受理决定须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鉴定后,双方可进行法律诉讼,法院依法判决。当事人不服一

  • 医疗事故鉴定的层级和程序
  • 评定标准的设计及操作程序
  • 医患关系的法律平等原则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