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损害 > 医疗事故处理的基本流程是怎样的

医疗事故处理的基本流程是怎样的

时间:2024-02-26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5661

医疗事故处理的基本流程

1、投诉及要求查处

患者及家属发生医疗纠纷后,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并提出查处要求。

2、保管资料及封存医疗物品

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接到投诉后,应立即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并封存有关医疗物品。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若病人死亡,应主动提出尸体解剖。

3、调查及报告

组织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展开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必要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于个体开业的医务人员、乡村医生发生的医疗纠纷,由批准开业的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和处理。

4、熟悉法规和制度

参与医疗事故处理的人员应熟悉相关法规和制度。

5、保卫部门和公安部门的协助

在处理医疗纠纷过程中,若患者及其家属殴打医务人员、扰乱医疗工作秩序,应及时报告保卫部门和公安部门,请求协助处理。

6、协商解决

对于一般医疗纠纷,在调查后,可由医务部(处,科)与病人协商解决。若病人或家属不能接受解决方案,则将调查结果报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领导。

7、问题查找和处理意见

医疗纠纷处理小组或医疗单位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具体研究,查找问题,并制订出处理意见。

8、商谈及补偿

将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或医疗单位处理意见与病人或家属商谈,争取协调解决。如确属医疗单位问题,必要时予以经济补偿或赔偿。医疗纠纷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应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9、医疗事故鉴定

若纠纷仍未能解决,建议患者或家属进行医疗事故鉴定。若患者或患者近亲属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可以在收到首次鉴定书后的15日内,向原受理医疗事故争议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或由双方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10、根据鉴定结论作出处理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单位根据鉴定结论和相关法规及制度作出相应处理。

11、诉诸法院

若病人或家属对一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最终鉴定结论仍然不服,则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患者或患者近亲属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情况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2、根据法院判决作出处理

根据法院判决结果作出相应处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未取得药品许可证的处罚措施及依据

    未取得药品许可证的处罚措施及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未取得药品许可证的单位应责令关闭,并没收违法药品和违法所得,同时处以罚款。处罚措施包括责令关闭、没收违法所得和处以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罚款,对于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

  • 医疗事故鉴定和司法鉴定的区别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在启动次序、委托形式、程序和证据形式上存在差异。首先,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要先于医疗过错司法鉴定进行,只有经过技术鉴定不构成医疗事故的才能进行司法鉴定。其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委托范围有限,只能委托当地医学会或省级医学会

  • 存款准备金率的定义和作用

    医疗事故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发生医疗事故后,有人故意丢失、篡改、隐藏、伪造、销毁病案和相关资料,且情节严重构成犯罪;或者医务人员因极端不负责任导致病人死亡,且情节恶劣构成犯罪;或者医疗单位发生医疗事故后寻衅滋事,扰乱医疗工作秩序,

  • 意外医疗赔偿标准是什么

    意外医疗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和精神损害抚慰金。医疗赔偿纠纷可通过和解、调解和诉讼等方式解决,和解应遵循法律规定,调解由卫生行政部门等第三方介入。医疗赔偿

  • 医疗损害赔偿责任
  • 间歇性精神病人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吗
  • 刑拘多久后可以取保候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