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医患纠纷发生后,如双方能及时处理解决好一些关键性问题,有利于纠纷的及时解决和处理。医患纠纷分为医疗事故和一般医患纠纷。医患纠纷发生后,医患双方应立即上报医疗行政主管部门,因此类纠纷属举证责任倒置,医方应立即按相关规定并在患者家属在场的情况下封存注射液、注射瓶、处方笺等关键性的重要证据。对死因不明者必须在48小时内进行尸检,提取样品。双方对事故原因有争议的,应及时共同书面委托医学会对医疗事故进行技术鉴定,以确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和医疗事故的级别标准。以便在处理纠纷时明确事故原因,确定赔偿主体、赔偿责任;如患者死亡的,患者尸体要立即停放于太平间冷冻保存,以保护证据,便于尸检和避免停尸闹事。双方当事人对事故赔偿责任发生争议,不能自行协商解决的或不愿协商解决的,应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或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医患纠纷在确定属于医疗事故后,在调解确定医疗事故赔偿责任大小时,应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四十九条的规定,即
一、医疗事故的等级;
二、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关系来确定,如经医学会进行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患方不服后,可再次进行鉴定,经鉴定确认不属于于医疗事故的,医方应当将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的理由和法律规定明确告知患者方,以便纠纷一及时解决。在确定医方赔偿责任的大小后,要根据事故级别标准来确定一个赔偿比例,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的规定赔偿项目,双方可以委托律师或其亲属对赔偿项目和标准进行计算,一般来讲,如双方当事人对事故责任和法定的赔偿项目、赔偿标准无异议,纠纷都可能得到及时解决。
造成医疗事故责任纠纷的原因很多,因为医疗行业的专业性很强,故对医疗人员的要求极高,如接诊医院、医生的医疗执业资质、资格,接诊医生技术的高低,医生的诊疗操作规范;患者自身的疾病对所用药物的机能反应,药物之间的反应,患者自身疾病的程度,医方所用医疗器械和药品质量真假等等,不一而足。虽然医疗事故有些客观原因是我们不能避免的,但我们要清楚,在法律上医疗事故责任纠纷是属于举证倒置,如医方举不出证据证明其自身的操作是符合医疗操作规范的,是没有过失的,就有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因此,从法律上和医生的职业道德要求来讲,作为一名医生要在不断提高自身医术、医德的同时,还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来行医,否则,一不留神,就有可能遇上医疗事故纠纷,就要承担医疗赔偿责任。
医院投诉管理部门的职责及相关法律规定。医院应设立投诉管理部门,统一受理投诉,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意见。投诉管理部门还负责组织和协调全院的投诉处理工作,并汇总分析投诉信息提出改进意见。医疗事故纠纷法院的管辖权方面,基层法院管辖一般医疗纠纷案件,中级人民法
工伤保险中的报销比例,包括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的住院和门诊报销比例以及大病保险的待遇。详细阐述了不同级别的医院和不同的缴费档次对应的报销比例,同时说明了工伤职工在受到事故伤害后的报销范围。
医疗纠纷中病历的重要性及错误对待病历的问题。文章介绍了病历的定义和内容,患者常见的错误做法以及医师伪造篡改病历的可能性。文章还强调了错误对待病历的不利后果以及病历被篡改后的证据价值,并介绍了医学会对病历真伪的鉴定及外地司法鉴定的途径。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的规定,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包括11项,具体为: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并较为明确地规定了上述赔偿项目的计算标准和计算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