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急诊患者拒绝治疗的情况,违反了《执业医师法》的规定。
(2) 对病重、病危患者拒绝治疗的情况。
(3) 对正在住院尚未医疗终结的患者拒绝治疗的情况。
(4) 需要进行就地抢救而转院的情况。
(5) 对病情需要转院检查或转诊治疗的患者没有给予转院、转诊的情况。
1、疏于履行法定注意义务违规行为的审查:
(1) 影像检查、检验报告、病史书写发生就诊对象错误的情况。
(2) 未作常规检查就得出诊断的情况。
(3) 对常规检验已提示的异常情况未作进一步病因鉴别检查就得出诊断的情况。
(4) 患者病情需要留院观察未予留院观察的情况。
(5) 对患者病情、既往病史、家族遗传史及药物过敏史没有追问或记录就得出诊断的情况。
(6) 对病情复杂或危重患者未按规定请示上级医生或未及时安排院内院外专家会诊的情况。
(7) 护理人员没有按照护理规范、常规要求进行护理观察的情况。
(8) 病理穿刺、活检组织、手术切除物未按规定置放或标记的情况。
(9) 病史书写违反规定的情况。
(10) 医疗机构提供的大型医疗设备不符合法定标准或安全要求的情况。
(11) 急会诊时间不符合规定的情况。
2、疏于履行法定告知义务违规行为的审查:
(1) 使用有明显副作用的鉴别诊断药物而没有告知的情况。
(2) 使用创伤性或风险性的特殊检查项目而没有告知的情况。
(3) 使用费用昂贵的特殊检查项目而没有告知的情况。
(4) 未提供可供选择的其他治疗方式的情况。
(5) 进行药物试验未告知的情况。
(6) 病情危重或恶化没有及时告知的情况。
1、疏于履行法定注意义务违规行为的审查:
(1) 没有适应症就盲目用药的情况。
(2) 有适应症,但同时存在禁忌、慎用症未予注意和及时调整药物仍予使用的情况。
(3) 违反药物剂量、维持量、使用期限、输液速度、进入途径、配伍等规定的情况。
(4) 麻醉前对病情评估不足影响手术效果的情况。
(5) 麻醉前、麻醉期间用药不当的情况。
(6) 硬膜外麻醉选择不当的情况。
(7) 全身麻醉选择不当的情况。
(8) 麻醉恢复期治疗、护理不当的情况。
(9) 手术适应症及时机掌握不当的情况。
(10) 清理呼吸道操作不当的情况。
(11) 探查、切除手术违反相应手术规程的情况。
(12) 术后拔管时机不当的情况。
(13) 用药、停药不符合诊疗规范的情况。
2、疏于履行法定告知义务违规行为的审查:
(1) 使用有明显副作用的治疗药物未告知的情况。
(2) 择期手术未告知患者可选择输入自身血而予输入异体血的情况。
(3) 未履行术前谈话、签字就施予手术的情况。
(4) 明知医疗技术条件欠缺未建议患者及时转诊的情况。
(5) 虽有手术指征但擅自扩大手术范围的情况。
(6) 未用合理、经济的手段进行治疗的情况。
1、医院是否有处置该类疾病的资质。
2、雇佣的医护人员是否具有执业资格。
3、雇佣或合作交流的外国医生是否申领临时行医证。
4、是否发生执业类别错误:
(1) 医疗机构是否超出执业类别、科目许可范围。
(2) 医师是否符合其执业类别。
(3) 护士是否取代医生下达医嘱或改变医嘱。
(4) 护士是否在手术室充当麻醉师。
(5) 雇佣的护工是否取代护士的工作。
(6) 雇佣的护工是否具有生活护理必须的健康证。
5、医疗机构大型医疗器械是否取得使用许可证(包括工作人员是否具有上岗证书)。
6、医疗机构自制药剂是否取得许可证。
胡*斌因工伤导致的医疗事故案件。胡*斌在一家三甲医院接受手术后出现左肾萎缩问题,因医院丢失病历导致无法鉴定工伤致残等级。法院依据卫生部的相关规定,判定医院承担医疗事故责任,赔偿胡*斌共计80263元。胡*斌对伤残等级鉴定提出上诉,认为赔偿金额应更高。
医疗事故调查报告,指出一起医疗操作过失导致的严重后果。医院未经家属同意进行阑尾切除术,手术操作不当导致并发症,需要二次手术修复。医院全责,构成三级丙等医疗事故,手术审批不当且违反执业医师法规定。这起事件引发深刻教训,强调治疗应建立在确实存在疾病的基础
一起医疗事故案例。一名男性青年因恶性疟疾误诊为感冒而接受治疗,最终不幸去世。事故责任在于医生未按规定进行血检并及时确诊治疗。文章提出了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坚持各项诊疗常规等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医疗事故争议鉴定的流程及相关事项。文章中,双方就手术方式和医疗过程存在争议,委托法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过程遵循法定程序,包括展示专家名单、执行回避制度等。最终,专家鉴定组在审阅病历和相关材料后,进行了医疗事故争议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