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证券法 > 证券机构 > 证券服务机构 > 行纪合同具有什么法律特征

行纪合同具有什么法律特征

时间:2020-05-25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6910
【行纪合同知识】行纪合同的法律定义及特征

行纪合同是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以自己名义为他人从事贸易活动的一方为行纪人,委托行纪人为自己从事贸易活动并支付报酬的一方为委托人。

行纪合同是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在行纪合同中,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贸易活动的人是行纪人。行纪人在我国过去又称“牙行”、“经纪人”。行纪是一种营业。若某一自然人或法人欲从事行纪业,必须依法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在行纪合同中,给付行纪人报酬的另一方民事主体称为委托人。

行纪合同在我国大陆被称为“信托合同”,行纪人被称为“信托商店”或者“委托行”。但这种信托合同与英美法系中的信托制度虽字眼相似,其实迥然不同;信托合同实系行纪合同,属债法范畴,而信托制度则属物权法的范畴;信托合同只含双方当事人(行纪人和委托人),信托制度则含有三方当事人(信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信托合同以行纪人代委托人买卖动产等财产为主旨,而信托制度则以受托人经营管理受托的财产为主旨。

行纪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行纪合同是双务有偿的诺成合同。行纪人负有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和有价证券买卖的义务,委托人负有支付报酬的义务,双方的利益具有对价关系,因而为双务有偿合同。行纪合同的成立只要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而不需实际履行,因此,行纪合同又是诺成合同。

(2)行纪合同的标的是行纪人为委托人进行的一定法律行为。行纪合同属于提供服务合同的一种,但行纪人提供的不是一般服务,而是运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经验能力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因此,行纪合同的标的是与第三人进行的民事法律行为。

(3)行纪人为了委托人的利益而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谓为了委托人的利益,又可称为“为了委托人的计算”,是指由行纪人的行为所产生的经济上的利益或者损失均归属于委托人,而与行纪人自身无涉。

例如,行纪人以高于委托人指定的价格卖出了商品或者以低干委托人指定的价格买进了商品,这种差额利益座归委托人所有,但委托人有义务支付行纪人为其买卖而支出的费用。所谓以自己的名义开展营业,是指当行纪人与第三人开展交易时,行纪人无须告诉该第三人自己的委托人是谁,也无须告诉第三人自己与委托人签订了行纪合同,只要告诉第三人自己的姓名或者名称即可。第三人也无权过问行纪人的委托人是谁,亦不得以行纪人与委托人的行纪合同成立与否,而决定其与行纪入的交易行为的效力。因此,《合同法》第421条规定:行纪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的,行纪人对该合同直接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第三人不履行义务致使委托人受到损害的,行纪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期货权益的定义及相关法律知识

    期货权益的定义及相关法律知识。期货权益是指期货账户中的权益,其价值随期货合约价格波动而变动。期货从业人员在向投资者提供服务时需遵守多项法律要求,包括了解投资者情况、告知投资风险、独立客观提出投资建议、申明执业能力、保护投资者利益,以及公平对待投资者等

  • 综合类证券公司和经纪类证券公司的对外负债限制

    综合类证券公司和经纪类证券公司的对外负债限制。综合类证券公司对外负债不得超过净资产的九倍,经纪类证券公司则不得超过三倍。这些限制旨在保护公司稳定经营、投资者利益和市场稳定,并防止过度承担风险。监管部门会定期监测和评估这些公司的负债情况,确保其符合法规

  • 证监会发布会:关于沪港通、公司债券发行等问题的回答

    证监会关于沪港通、公司债券发行、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等方面的回答。证监会表示正专注于沪港通的准备工作,并重视与香港在商品期货市场的合作。同时,针对中介机构更换对IPO排队企业的影响,证监会已启动《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的修订工作,并公开征求意见

  • 证券上市的一般条件

    证券上市的一般条件,包括股票和公司债券的上市条件。股票上市需符合《证券法》规定的条件,如经过核准并公开发行、股本总额及公开发行的股份比例、无重大违法行为等。公司债券上市则需满足债券期限和实际发行额的要求。科学合理的确定证券上市条件对公司、投资者、证券

  • 债务融资的定义和类型
  • 免责条款的特征及有效认定
  • 股票发行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