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证券法 > 证券机构 > 证券服务机构 > 证券欺诈客户的行为有哪些

证券欺诈客户的行为有哪些

时间:2024-07-23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6944
所谓欺诈客户是指证券经营机构或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义务时实施的故意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的行为。例如:**公司挪用客户的保证金,或者**公司不在规定时间内向客户提供交易的书面确认文件,这都属于欺诈客户。

证券市场中的不同利益关系

在证券市场中,承销商、经销商、兼营经纪和自营的证券商、投资咨询公司及其这些机构的工作人员在证券发行、流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导致了与投资者不同的利益关系。它们可以是证券经营机构在承销证券业务与潜在的投资者发生的买卖关系;也可以是证券经营机构作为经济人,接受投资者的委托买卖证券时所发生的特殊代理关系等。而这些利益关系中潜藏着欺诈客户的动机。

欺诈客户的特点

与其他证券欺诈行为略有不同,欺诈客户多发生于公司与其客户之间,因此多为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之竞合。我国目前立法对欺诈客户的民事责任之规定仍过于笼统,还有待于在今后的立法中进一步细化之。

《证券法》对欺诈客户的规定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公司及其从业人员欺诈客户的行为包括:

(1) 违背客户的委托为其买卖证券

证券经营机构违反客户的委托,未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证券买卖。

(2) 不提供交易的书面确认文件

证券经营机构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客户提供交易的书面确认文件。

(3) 挪用客户委托的证券或资金

证券经营机构挪用客户委托买卖的证券或者客户账户上的资金。

(4) 私自买卖客户账户上的证券,或以客户名义买卖证券

证券经营机构私自买卖客户账户上的证券,或者以客户的名义进行证券买卖。

(5) 诱使客户进行不必要的证券买卖

为了获取佣金收入,证券经营机构诱使客户进行不必要的证券买卖。

(6) 其他违背客户真实意思,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

其他违背客户真实意愿,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投资电影的欺诈行为及法律应对措施

    电影投资中的欺诈行为及法律应对措施。文章介绍了确认被骗事实并保留证据的方法,同时列举了电影投资中常见的欺诈手法,包括网络小程序欺诈、股票群骗局、联合出品公司欺诈和社交软件三方骗局。文章还引用了《刑法》的相关规定,对欺诈行为进行了法律上的惩处说明。

  • 中介公司欺诈手段及对策

    中介公司在房地产交易中的欺诈手段及购房者应对策略。中介公司存在吃差价、隐瞒房屋真实情况、虚夸房屋面积、携款潜逃等欺诈行为。购房者应该充分了解和应对,包括多次看房、讲价、自己办理按揭手续、保持清醒头脑、选择资金托管、学会深藏不露以及仔细研究合同条款等。

  • 消费者购买的笔记本变上网本是否可要求赔偿?

    消费者购买的笔记本实际为上网本时,是否可要求商家赔偿的问题。律师解答指出,商家未构成欺诈行为,因此消费者不可以要求加倍赔偿。该案例中的电脑虽被误称为普通笔记本,但综合考虑配置、价格等因素后,消费者并未因此受到欺诈。如对此不满,建议消费者与商家协商退换

  • 证券发行的条件限制

    证券发行的条件限制,包括必须经过监管部门核准或审批并注册或核准后才能发行。股票发行价的确定和资本公积金的处理等也进行了阐述。同时,文章还涉及证券交易场所、方式、形式,账号保密义务以及禁止的证券交易行为等规定。这些规定涉及法律、行政法规等多个方面,旨在

  • 证券投资咨询服务合同
  • 对股权质押的要求
  • 合同欺诈的构要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