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证券法 > 证券法法律法规 > 证券法法规 > 禁止虚假陈述和信息误导行为

禁止虚假陈述和信息误导行为

时间:2020-05-25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7434
如今购买债券的人越来越多,债券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但是在其中不乏有人传播虚假信息,扰乱证券市场。那么哪些是禁止虚假陈述和信息误导行为?在法律上有什么规定呢?现在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虚假陈述和信息误导是指行为人对证券发行、交易及其相关活动的事实、性质、前景、法律等事项作出不实、严重误导或者有重大遗漏的陈述或者诱导,致使投资者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作出证券投资决定的欺诈行为。

虚假陈述和信息误导的行为人主要包括国家工作人员、新闻传播媒介从业人员和有关人员;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交易服务机构、社会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证券业协会、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

虚假陈述行为包括:

(1)发行人、证券经营机构在招募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公司报告及其他文件中作出虚假陈述。

(2)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专业性证券服务机构在其出具的法律意见书、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及参与制作的其他文件中作出虚假陈述。

(3)证券交易场所、证券业协会或者其他证券业自律性组织作出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的虚假陈述。

(4)发行人、证券经营机构、专业性证券服务机构、证券业自律性组织在向证券监管部门提交的各种文件、报告和说明中作出虚假陈述。

禁止虚假陈述和信息误导行为。证劵法规定:禁止国家工作人员、传播媒介人业人员和有关人员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证券市场。

禁止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劵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证券业协会、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证券交易活动中作出虚假陈述或者信息误导。

各种传播媒介传播证券市场信息必须真实、客观、禁止误导。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手机丢失责任问题的法律分析

    手机丢失责任问题的法律分析。第一种情况是手机被他人借走或放在他人处丢失,丢失方需负主要责任并可能需赔偿;第二种情况是无偿保管且没有重大过失,保管人不承担赔偿责任。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权益需承担侵权责任。同时,《物权法》保护私人合法财

  • 军婚罪与重婚罪的界限

    军婚罪与重婚罪之间的界限,包括行为方式、主观认识内容、行为指向对象以及侵犯的客体的不同。在实践中,要根据主体和主观认识内容认真分析,不能一概都以军婚罪论处。对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种犯罪的分析涉及多种情况,包括行为人与现役军人配偶的关系、行为人

  • 激励股与原始股的区别

    激励股与原始股的区别。激励股是为了激发员工能力或挽留高素质员工而分配股份、期权或分红的一种制度,旨在确保公司持续发展。而原始股是公司在上市前发行的股票,在限售期结束后可以自由流通。股权激励的股权行权有附加条件,而原始股则没有太多限制。

  • 加强对证券交易营业部的管理的暂行办法

    加强对证券交易营业部的管理的暂行办法,包括其定义、管理规则、申请设置证券交易营业部的条件和程序,以及证券交易营业部的业务范围。金融机构需符合一定条件并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设置证券交易营业部,并可在批准范围内开展多项业务。如未在规定时间内开

  • 不知情情况下涉嫌电信诈骗的法律处理方式
  • 积极缴纳罚金对刑事案件的影响
  • 是否犯了重婚罪怎么判
证券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