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抗辩权是指保证人基于所保证的主合同债务人抗辨权而享有的在债权人提出保证之债履行请求时予以拒绝的一种权利。它是属于债务人的基本的、常态型的抗辨权,并且保证的从属性、补充性等决定了保证人同时享有债务人依法依约享有的一切抗辨权。
保证人一般抗辩权的享有和行使不受保证责任方式的限制。无论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只要保证合同合法有效,保证人均可以享有和行使债务人的这些抗辨权。这意味着保证人行使属于债务人合同抗辩权的权限与债务人完全相同。
一般抗辩权虽然来源于债务人,但不为债务人专有,债务人放弃抗辨权也不影响保证人的继续享有和行使。保证人虽然不是主合同当事人,但在与主合同有从属关系的保证合同中负有保证责任,债务人放弃抗辩权实质上是对保证人合法利益的侵犯,保证人的抗辩权不因此消失。
一般抗辩权的行使主要是针对主合同履行中的特定事由进行。这些事由的存在会导致债务人可以拒绝或延缓债权人请求权行使的后果。例如,可撤销事由使合同不履行得以成立、时效丧失使债权人债的请求丧失胜诉权、同时履行及不安抗辩事由的出现使义务人可以拒绝先行给付以延缓对方请求权的行使。
保证人是以自己的名义而不是以主合同债务人或其代理人的身份行使一般抗辨权。保证人以自己的身份独立抗辨,这是由保证合同相对独立性决定的。保证人行使一般抗辩权的目的在于延缓或免除其保证责任的承担,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保证人权利。
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对债务人的抗辨权没有作出明确、统一和全面的规范,因此保证人究竟享有哪些属于主合同债务人的抗辨权也没有统一规定。从保证人的一般抗辩权源自主合同债务人的合同履行抗辩权这一原理出发,笔者认为保证人能够享有的一般抗辨权包括:撤销抗辩权、时效抗辩权、主合同终止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
中国票据抗辩权的相关规定,包括其限制和种类。票据抗辩是为了保护债务人的权益,但需要进行限制以保证票据流通性。《票据法》对票据抗辩作出了具体规定。票据抗辩分为对物的抗辩和对人的抗辩两大类,前者基于票据本身的问题,后者基于债务人与特定债权人之间的关系。
抵消权的定义、条件和抵消通知的要求。当合同双方互负债务时,可以进行债务抵消,即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清偿,实现债务消灭。债务人主张抵消权需满足多种条件,如双方互负债务、债权均已到期、债务同种类或同一性质等。同时,债务人发出抵消通知时不得附加条件或期限。
反担保的相关内容,包括其定义、方式及限制。同时,文章还分析了保证合同变更对反担保效力的影响,涉及担保合同无效和主合同解除后的担保合同效力情况。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保证合同的必要内容,包括被保证的主债权种类和数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保证的方式和保证担
担保人的抗辩权的类型和特征。担保人的抗辩权分为一般抗辩权和专属抗辩权,其中一般抗辩权不受保证责任方式的限制,保证人可以独立行使,目的是保护自身权益并延缓或免除保证责任的承担。而专属抗辩权则是保证人专门享有的对抗债权人之请求权的抗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