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抗辩权是指保证人基于所保证的主合同债务人抗辨权而享有的在债权人提出保证之债履行请求时予以拒绝的一种权利。它是属于债务人的基本的、常态型的抗辨权,并且保证的从属性、补充性等决定了保证人同时享有债务人依法依约享有的一切抗辨权。
保证人一般抗辩权的享有和行使不受保证责任方式的限制。无论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只要保证合同合法有效,保证人均可以享有和行使债务人的这些抗辨权。这意味着保证人行使属于债务人合同抗辩权的权限与债务人完全相同。
一般抗辩权虽然来源于债务人,但不为债务人专有,债务人放弃抗辨权也不影响保证人的继续享有和行使。保证人虽然不是主合同当事人,但在与主合同有从属关系的保证合同中负有保证责任,债务人放弃抗辩权实质上是对保证人合法利益的侵犯,保证人的抗辩权不因此消失。
一般抗辩权的行使主要是针对主合同履行中的特定事由进行。这些事由的存在会导致债务人可以拒绝或延缓债权人请求权行使的后果。例如,可撤销事由使合同不履行得以成立、时效丧失使债权人债的请求丧失胜诉权、同时履行及不安抗辩事由的出现使义务人可以拒绝先行给付以延缓对方请求权的行使。
保证人是以自己的名义而不是以主合同债务人或其代理人的身份行使一般抗辨权。保证人以自己的身份独立抗辨,这是由保证合同相对独立性决定的。保证人行使一般抗辩权的目的在于延缓或免除其保证责任的承担,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保证人权利。
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对债务人的抗辨权没有作出明确、统一和全面的规范,因此保证人究竟享有哪些属于主合同债务人的抗辨权也没有统一规定。从保证人的一般抗辩权源自主合同债务人的合同履行抗辩权这一原理出发,笔者认为保证人能够享有的一般抗辨权包括:撤销抗辩权、时效抗辩权、主合同终止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
担保合同作为主合同的从属合同的相关问题。在没有主合同或主合同无效的情况下,担保合同是无效的,担保人无需承担担保责任。担保合同应包含被保证的主债权种类和数额、履行期限等内容。若合同内容不完全具备,可进行补正。担保合同的有效性依赖于主合同的有效性。
反担保的相关内容,包括其定义、方式及限制。同时,文章还分析了保证合同变更对反担保效力的影响,涉及担保合同无效和主合同解除后的担保合同效力情况。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保证合同的必要内容,包括被保证的主债权种类和数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保证的方式和保证担
担保人在行使先诉抗辩权时需要注意的四个要点,包括保证责任的明确约定、行使时间、行使条件以及先诉抗辩权的效果。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先诉抗辩权的防御性与阻却性、独立性与专属性两个方面的特性。担保人需明确只有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为一般保证时,
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即在合同中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不履行或不符合约定时,后履行的当事人有权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先履行抗辩权的成立前提是双方债务在同一双务合同中存在互为对价关系。同时履行抗辩权允许在对方未履行债务时保留自己的给付,双方债务同时履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