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抗辩权 > 产品责任要怎么抗辩

产品责任要怎么抗辩

时间:2024-08-14 浏览:4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8177
现代各国法律在注重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赋予生产者相应的抗辩事由来保护其合法权益不被侵犯。各国法律规定的生产者抗辩事由包括责任排除、责任减免及其他抗辩事由。

责任排除事由

一、生产者未将产品投入流通

生产者未将产品投入流通,包括批发、零售、租赁以及提供货物履行法定或约定义务,或者提供货物作为奖品、捐赠甚至换取非金钱代价(包括商品奖券)等。在任何时候均未将该产品提供给其他人。世界各国产品责任立法都规定了这一生产者抗辩事由。我国的产品质量法第29条第1款也作出了同样规定。根据该规定,即使缺陷产品给他人造成了损害,生产者也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二、产品投放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

即引起损害的缺陷在产品离开生产者之后才形成。除日本的《制造物责任法》外,欧共体成员国和美国绝大多数国家的产品责任法均有规定。这意味着生产者只对其控制下(如设计、制造、储运等)形成的缺陷负责。如果生产者能够证明造成损害的缺陷在其制控产品时并不存在,或者证明缺陷是以后形成的,那么生产者即可进行有效抗辩。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这一情形,英国《消费者保护法》的规定与其他国家不同。该法第4条规定,在相关时间内,产品缺陷并不存在时即可成立抗辩。而所谓“相关时间”,该法解释说,它是指:

  1. 对电而言,是电被输出的时间
  2. 对电以外的其他产品而言,是指被告供应他人产品的时间或最后一个提供该产品的人提供该产品的时间

三、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

即按照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该产品的缺陷是未知的或不可知悉的。此时受害者不能以依照进步了的技术发现产品有缺陷为理由请求生产者对缺陷发现前所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加拿大、挪威等国家的立法以及欧洲理事会《涉及人身伤害与死亡的产品责任公约》均不予承认,而英国、美国、德国、日本、丹麦等多数国家法律却承认。

四、产品不是为了经济目的而生产、销售的

所谓经济目的,就是从生产经营中获取利润的目的。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以及英国、德国等产品责任立法对此均有规定。我国有关立法没有明确规定。但是根据“生产者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这一抗辩事由,有理由认为上述情形已被包含在内。

五、产品的缺陷是由于成品生产者的设计或说明造成的

那么就可以排除半成品生产者的赔偿责任。换言之,如果零件是根据成品生产者的指示制作的,且随后由其以并非该产品设计意图的方式使用,那么该零件生产者即对该成品的缺陷所造成的损失不负赔偿责任。德国、日本、英国的产品责任立法以及欧共体的《产品责任指令》均有规定。我国在《产品质量法(草案)》中也有类似规定。

六、为使产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而导致产品存在缺陷的

即如果国家现行有效的法律对产品有强制性规定,要求产品必须达到强制性标准,但生产者这样做必然会使产品存在某种缺陷,由此造成的损害,生产者可以据此提出抗辩。目前,欧共体的《产品责任指令》及其多数成员国的产品责任立法均承认该条抗辩事由。我国《产品质量法(草案修改稿)》原有这一规定,但在审议时被删去。

责任减免事由

产品责任的减免事由

是指法律规定的减轻或者免除生产者损害赔偿责任的情形。与排除事由不同,减免事由则是在产品责任成立或者已经构成的前提下法律明文规定的减轻或者免除的事由。而排除事由则是指在法定情形下不构成产品责任而无须承担产品责任的事由。通观世界各国的立法,减免事由主要体现为受害人在损害形成时有过错,而这种过错又分为两种:

一、故意

在缺陷产品造成的损害中,受害人的故意行为有:

  1. 自甘冒险:受害人对产品的缺陷及其危害具有充分的知识和识别能力,但他自愿地或不合理地继续使用产品,自愿承担风险,因而又叫自甘冒险。很多国家的法律规定在这种情形下可以免除生产者的责任。
  2. 误用:受害人故意将产品用于该产品原有用途之外的目的,或者使用方法明显不当。遇此情形,生产者可被减轻或免除赔偿责任。欧共体成员国和美国对此均有规定,但在美国这一抗辩事由有所限制,即如果原告对被告的产品非正常使用的情况是被告可以预见的,按比较责任分摊,原告仍然可以得到相应比例的赔偿。
  3. 修改或更改产品:受害者以与合理预期的使用者的行为不相一致的方式修改或更改产品,结果招致损害,据此生产者可以进行有效抗辩。修改或更改产品,根据美国《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的规定包括变更产品设计、结构、配方,或者变更、毁弃附随或标示于产品的警告或指示,还包括没有对产品给予例行保管或维修,但不包括产品的正常磨损。

二、过失

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结果应当预见或者能够预见而竟没有预见,或虽然预见到了却轻信此种结果可以避免。在缺陷产品形成的损害中,受害人的过失行为表现为因受害人自己的疏忽未能发现产品中的明显缺陷或者已经发现了产品缺陷但没有对缺陷可能引起的损害采取适当措施的行为。对于这种行为,生产者一般可以提出减轻或免除责任的抗辩。

在英美等国的产品责任立法中,受害人的过失往往被共同过失或共同责任的概念所包含,而共同过失分为三种类型:

  1. 产品带有缺陷并且第三人在形成损害时有过失:生产者不得以第三人有过失为理由进行抗辩,而应与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
  2. 受害者与第三人在形成损害时均有过失:如果此时产品带有缺陷,生产者只能提出减轻赔偿的抗辩,如果产品没有缺陷,则可以提出免除责任的抗辩。
  3. 产品带有缺陷并且受害者在形成损害时有过失:生产者一般可提出减轻责任的抗辩,但在美国部分州却根据责任分担比例处理。如果受害者的责任大于或等于提供缺陷产品者的责任时,生产者可提出免除责任的抗辩;如果受害者的过失责任小于提供缺陷产品者的责任时,生产者只能提出减少赔偿额的抗辩。

无论何种情形,在缺陷产品造成损害时,受害人对此有过失,那么生产者的赔偿责任可能在范围上受到限制,甚至完全被免除。

其他抗辩事由

一、诉讼时效超过

产品责任的诉讼时效,世界各国的规定不一。美国《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规定为两年,从原告发现产品的损害及其原因后开始计算。而欧共体成员国则规定为3年,一般从原告知道或者被合理地认为应当知道损害、缺陷及责任者的身份时起计算。我国《产品质量法》则规定为两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一旦诉讼时效超过,生产者即可作出有效的抗辩。

二、请求权消失

这是指受害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因超过存续时间而归于消失,于此情形生产者的产品责任即被免除。关于请求权的存续时间,绝大多数国家均规定为10年,从造成损害的产品投入流通之日起计算。但10年也不是绝对的,如美国法律规定下列3种情况还可适当延长:

  1. 销售者明示保证其产品能够安全使用10年以上的;
  2. 销售者故意地虚假陈述了关于产品的事实或以欺骗手段隐瞒了有关的产品资料,并且因此造成受害人损害的;
  3. 如果损害是由于长期的、连续的受缺陷产品的影响而造成的,或者产品在交付时即存在缺陷,在产品交付10年内造成的损害。

上述减免责任的抗辩事由,在我国的《产品质量法(草案)》第50条中有规定,即“由于受害人的故意造成损害的,生产者、销售者不承担赔偿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失造成损害的,可以减轻生产者、销售者的赔偿责任”。该规定在后来审议时被删去,原因是我国民法中已有类似的规定。即《民法通则》第113条:“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2条:“损害完全是因受害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应由自己负责。”这两条规定均是针对一般侵权行为而言。但是缺陷产品损害是一种特殊侵权行为,因而如果受害者在形成损害时有过错,不能完全适用上述规定,而应有所区别。即如果受害人有轻微过错,生产者不能进行减轻责任的抗辩;如果损害完全是由受害人自己的重大过失如自甘冒险、擅自改动或更改产品等造成,而产品本身没有缺陷,生产者完全可以提出免除责任的抗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销售无执行标准的商品的法律处罚

    销售无执行标准的商品的法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商品缺陷导致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缺陷指产品存在不合理危险,不符合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涉及商品质量标准方面,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销售无执行标

  • 产品缺陷与赔偿责任

    产品缺陷与赔偿责任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据我国《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存在缺陷但未造成损害时,消费者无需赔偿但可以退货;如果产品缺陷导致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侵害人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销售者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方式包括修理、更换、退货和赔偿

  • 产品缺陷销售者的举证责任

    产品缺陷销售者的举证责任,介绍了生产者严格责任的含义和例外情况,阐述了产品缺陷的认定标准,包括消费者期待标准、成本效益分析标准、生产者特定的产品标准和法定标准等。销售者如果因过错导致产品缺陷造成损害,应承担赔偿责任,但能证明自身无过错则可免责。同时,

  • 违反产品质量义务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违反产品质量义务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同时,以违反默示担保、明示担保和产品质量缺陷作为承担产品责任的依据。具体探讨了违约责任的构成条件和承担方式,包括瑕疵担保责任和对用户、消费者的赔偿责任。

  • 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构成和效力
  • 行使履行抗辩权的规则
  • 是否有明确规定不允许商家承诺无效退款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