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经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的债权能否产生代位权
根据合同法第73条和《合同法解释(一)》第11条的规定,代位权是债权人的权利。在代位权诉讼中,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是代位权的实质要件。因此,在提起代位权诉讼时,只要债权人能够提供一般证据(如合同、欠条等)证明债权的存在,法院应予受理,不一定需要经过法院或仲裁机构审理或确认的债权。2. 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尚未到期,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即将届满时,债权人能否行使代位权
在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尚未到期、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即将届满时,应允许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然而,应规定行使代位权的结果归于债务人,由次债务人向债务人清偿债务。3. 债权有抵押、质押担保的情况下,债权人能否行使代位权
在债权有抵押、质押担保的情况下,债务人怠于行使债权并不会给债权人造成损害。因此,应规定债权人不能行使代位权,以防止债权人滥用权利对债务人的干预和限制,并减少当事人的诉讼负担。然而,如果抵押、质押不足以保证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债权人可以行使代位权来追偿不足部分。1. 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确定,且必须已届清偿期
代位权的行使需要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确定,并且该债权必须已届清偿期。2. 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
债务人应当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即债务人未按照约定时间履行债务。3. 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的行为已经对债权人造成损害
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的行为必须已经对债权人造成了损害,即债权人因债务人未履行债务而遭受了实际损失。4. 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债务人的债权不能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代位权的行使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债务人的债权应属于他人的债权。债权保全流程的两种形式,即代位权和撤销权。代位权适用于债务人未行使到期债权导致损害债权人情况,债权人可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撤销权适用于债务人放弃债权或低价转让财产损害债权人情况,债权人可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但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需满足一定条件
合同保全制度在现代民法中的重要意义。该制度旨在保护债权人权益,防止债务人财产不当减少导致的债权无法实现。合同保全制度包括债权人代位权和撤销权,突破了合同相对性原则,具有外部影响。该制度与合同责任制度和特别担保制度相互配合,共同保障合同债权的实现,体现
债权的实现方式,包括债的担保和债的保全两个方面。债的担保包括人的担保、物的担保和金钱担保等。债的保全则涉及债权人的代位权和撤销权等保护措施。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债权转让的权利效力和转让条件等。通过法律措施保障债权人权益的实现,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
被执行人的土地保全问题。人民法院可根据申请对可能导致判决难以执行的案件裁定保全被执行人的财产,包括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对土地进行预查封时,需考虑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缴纳情况和土地是否可分割等因素。此外,债的保全包括债权人的代位权和撤销权,旨在保护债务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