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位权诉讼是指债权人代替债务人对第三人提起的诉讼。与直接诉讼相比,代位权诉讼在法律关系、诉讼结果的归属以及诉讼标的等方面存在以下不同:
1. 原告是代位权人,以自己的名义起诉,代表债务人行使权利。
2. 被告是被代位人的债务人,即第三人。
3. 原告请求法院确认和保护的是被代位人的权益,而不包括代位人自身的实体利益。
4. 诉讼产生的实体法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位人,被告应向被代位人进行给付。
代位权的行使旨在保全债务人所有债权人的权益,债权人在代位接受债权后,不能仅用于清偿自己的债权,也不能自行抵销与债务人的债务,应与债务人的其他债权人平等受偿。
代位权的效果直接归属于债务人,如果债务人未履行债务,债权人可以代替债务人受领。债务人有权要求债权人交付受领的财产,但不能将该部分财产用于偿还债务之外的处分。
代位权实现后,第三人对债务人的债务消灭,债权人未行使代位权部分的债权仍归债务人。
当事人提起代位权诉讼时,只需提供一般证据证明债权的存在,不必限于经过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的债权。这是因为,债权的合法性应在代位权诉讼中审查,而不是在立案阶段审查。法院应当受理代位权纠纷案件,只对证据进行形式审查,只要当事人提供了证据证明其对债务人的债权存在,法院就应予以受理。
如果债务人的债务尚未到期,债权人无权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更无权干预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债权。债务人的债务尚未到期,不符合代位权行使的条件,债权人不能行使代位权。
根据《合同法解释(一)》的规定,债务人的债务尚未到期是行使代位权的条件之一。债务人的债务没有到期,债权人的债权尚未有不能实现的危险,允许债权人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前行使代位权是不公平的。即使债务人当时的财产状况可能不足以偿还债务,但可能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前好转,因此不能确定债务人不履行债务会给债权人造成损害。
合同上的代位权及其构成要件。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未履行到期债务并给债权人带来损害时,债权人可代替债务人行使其债权。行使代位权的前提是存在两个合法的债权,债务人怠于行使债权并损害了债权人利益,且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
代位权的概念性质和特点。代位权是法律法规规定的一种法律行为,当债务人未积极行使债权影响债权人到期债权实现时,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代位权具有衍生性、保护性、法律约束性和直接归还性等特点,并非请求权范畴。在行使过程中需遵守
债权人权利和债权人代位权的法律特征。债权人权利为相对权,是财产上的请求权,而债权人代位权是债权的从权利。当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影响债权人到期债权实现时,债权人可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代位权的行使以债权人的到期债权为限,其费用由债务人承担。陷入法律纠纷需
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包括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务必须合法且确定,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并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债权均已到期,且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自身。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到期债权为限。选择律师咨询时,考虑当地律师经济便捷,熟悉当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