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代位权诉讼中,涉及到甲对乙的1万元债权和乙对丙的2万元债权。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甲提起代位权诉讼属于对自己债权的主张,因此可以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此外,甲代位乙向丙主张乙的债权也是合法的权利行使行为,同样应当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因此,在代位权诉讼场合,所涉及到的两项债权的诉讼时效原则上都可以发生中断的效果。
如果涉及到“一部请求”,即债务人的债权额超过债权人的债权额,债权人所能代位行使的以其债权额为限,对于超过部分,是否也因代位权诉讼的提起而一并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呢?关于时效中断的理论基础,学者们有“权利行使说”和“权利确定说”的争论。前者从实体法的角度理解时效制度,后者则从诉讼法的角度理解时效制度。
就代位权诉讼中的一部请求而言,从实体法的角度来看,属于仅就债权中的一部分主张权利;而从诉讼法的角度来看,一部请求已被视为一个独立的诉讼请求,因此,时效的中断应仅限于一部债权,并不一定适用于剩余部分。但在债权不可分割的情况下,诉讼请求是针对债权整体提出的,此时才会发生整个债权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
还存在一种特殊情况,如图3所示,甲对乙的债权为1万元,乙对丙的债权仅为8千元。甲提起代位权诉讼时,只能向丙请求8千元。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乙对丙的债权而言,整个债权的诉讼时效中断,且如果丙清偿了其债务,乙对丙的债权也会消失,这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是甲对于乙的债权的诉讼时效如何中断?尽管甲通过代位权诉讼最终可能只能获得8千元,实现了债权的一部分,但这与一部请求有所不同。因为这时甲并非对自己1万元债权的部分主张,而是基于1万元的整体提起代位权诉讼,因此,其诉讼时效应当就其债权整体中断,而不仅限于债权的一部分(8千元)。
合同上的代位权及其构成要件。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未履行到期债务并给债权人带来损害时,债权人可代替债务人行使其债权。行使代位权的前提是存在两个合法的债权,债务人怠于行使债权并损害了债权人利益,且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
代位权的概念性质和特点。代位权是法律法规规定的一种法律行为,当债务人未积极行使债权影响债权人到期债权实现时,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代位权具有衍生性、保护性、法律约束性和直接归还性等特点,并非请求权范畴。在行使过程中需遵守
债权人权利和债权人代位权的法律特征。债权人权利为相对权,是财产上的请求权,而债权人代位权是债权的从权利。当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影响债权人到期债权实现时,债权人可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代位权的行使以债权人的到期债权为限,其费用由债务人承担。陷入法律纠纷需
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包括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务必须合法且确定,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并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债权均已到期,且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自身。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到期债权为限。选择律师咨询时,考虑当地律师经济便捷,熟悉当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