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代位权诉讼中,涉及到甲对乙的1万元债权和乙对丙的2万元债权。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甲提起代位权诉讼属于对自己债权的主张,因此可以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此外,甲代位乙向丙主张乙的债权也是合法的权利行使行为,同样应当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因此,在代位权诉讼场合,所涉及到的两项债权的诉讼时效原则上都可以发生中断的效果。
如果涉及到“一部请求”,即债务人的债权额超过债权人的债权额,债权人所能代位行使的以其债权额为限,对于超过部分,是否也因代位权诉讼的提起而一并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呢?关于时效中断的理论基础,学者们有“权利行使说”和“权利确定说”的争论。前者从实体法的角度理解时效制度,后者则从诉讼法的角度理解时效制度。
就代位权诉讼中的一部请求而言,从实体法的角度来看,属于仅就债权中的一部分主张权利;而从诉讼法的角度来看,一部请求已被视为一个独立的诉讼请求,因此,时效的中断应仅限于一部债权,并不一定适用于剩余部分。但在债权不可分割的情况下,诉讼请求是针对债权整体提出的,此时才会发生整个债权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
还存在一种特殊情况,如图3所示,甲对乙的债权为1万元,乙对丙的债权仅为8千元。甲提起代位权诉讼时,只能向丙请求8千元。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乙对丙的债权而言,整个债权的诉讼时效中断,且如果丙清偿了其债务,乙对丙的债权也会消失,这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是甲对于乙的债权的诉讼时效如何中断?尽管甲通过代位权诉讼最终可能只能获得8千元,实现了债权的一部分,但这与一部请求有所不同。因为这时甲并非对自己1万元债权的部分主张,而是基于1万元的整体提起代位权诉讼,因此,其诉讼时效应当就其债权整体中断,而不仅限于债权的一部分(8千元)。
债权人代位权的成立要件及行使注意事项。债权人需拥有对债务人的合法债权,债务人需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并对债权人造成损害,且债权不属于债务人自身专属的债权。代位权的行使方式单一,只能通过司法程序,客体范围限于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在债权人代位权诉讼中
债务人在代位权诉讼中的权利问题。当债务人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代位权诉讼时,可以根据自身意思表示提出独立诉讼请求。同时,债务人在特定情况下,如代位权诉讼胜诉判决产生约束力后,仍可能在特定条件下对次债务人享有诉权。当债权人的债权不成立或起诉对象错误
债权的实现方式,包括债的担保和债的保全两个方面。债的担保包括人的担保、物的担保和金钱担保等。债的保全则涉及债权人的代位权和撤销权等保护措施。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债权转让的权利效力和转让条件等。通过法律措施保障债权人权益的实现,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
债权人代位权纠纷诉讼代理的四种类型,包括法定代理、法定代表、指定代理和委任代理。这些代理类型在诉讼中的权利与义务各不相同,主要围绕无行为能力人或法人、非法人团体的代理制度展开。法定代理和法定代表基于法律规定,指定代理适用于无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