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担保合同 > 导致对外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导致对外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时间:2024-03-13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8958
导致对外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相信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手心律师网小编特整理了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导致对外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形

一、未经批准或登记的对外担保

根据相关规定,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或者登记对外担保的情况下,对外担保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二、为境外机构提供担保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或者登记,为境外机构向境内债权人提供担保的情况下,对外担保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三、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担保

对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外商投资企业中的外方投资部分的对外债务提供担保的情况下,对外担保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四、非法经营外汇担保业务

由无权经营外汇担保业务的金融机构或无外汇收入的非金融性质企业法人提供外汇担保的情况下,对外担保合同将被视为无效。

五、未经同意和批准的转让

在主合同变更或债权人将对外担保合同项下的权利转让时,未经担保人同意和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担保人不再承担担保责任。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情况除外。

担保合同无效的法律责任

根据担保合同的无效情况,法律责任的承担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主合同有效但担保合同无效的法律责任

如果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且债权人无过错,则担保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果债权人或担保人有过错,则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1/2。

二、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的法律责任

如果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且担保人无过错,则担保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担保人有过错,则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1/3。在担保合同无效后,担保人可以向债务人追偿,或者在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内要求反担保人承担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担保合同的定义和作用

    担保合同的定义与作用,涉及反担保中的第三方担保人身份和资产抵押问题。担保合同是确保债权人利益的有效手段,其效力认定要考虑主合同是否有效及担保合同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是否合法妥当。第三方反担保人并不限于借款人自己,任何具备担保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反担保人。

  • 无权处分订立的抵押合同的处理方式

    无权处分订立的抵押合同的处理方式。对于不同的合同效力情形,需要区别对待。无效合同是权利人不认可的;待定合同效力需权利人追认或无权处分的人取得处分权后合同有效;善意第三人符合法定条件可取得合同效力。文章还探讨了“无处分权”的复杂情况,包括多种类型的情况

  • 贷款合同

    贷款合同的内容,其中包括质押、借款货币、金额、期限和借款用途、借款利率与计息方法以及借款的归还。合同基于《合同法》和《担保法》等法律,为贷款人与借款人之间提供质押,以确保债权的实现。同时,规定了借款的货币种类、最高限额、期限和用途等具体细节,并明确了

  • 反担保追偿权代理词

    关于《保证函》的事实认定问题。文章首先明确了保证函的签署情况,接着阐述了该保证函所担保的借款事项。同时,文章指出了一审判决的程序合法性,并回应了上诉人在二审中提出的关于履约保证金的问题。最后,代理人请求二审法院查明事实,驳回上诉人的上诉。

  • 反担保质押合同
  • 赠与合同的效力问题
  • 保证担保合同变更可以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