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转移 > 欠条 > 恋人分手后因欠条起纠纷中欠条的证明力

恋人分手后因欠条起纠纷中欠条的证明力

时间:2020-05-25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9989
在欠条中,有些欠条存在瑕疵,那么恋人分手后因欠条起纠纷欠条因存在瑕疵不具证明力的规定是什么,关于欠条起纠纷欠条存在瑕疵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为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欠条起纠纷欠条存在瑕疵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对昔日恋人分手时因当时写下的两张“欠条”发生纠纷,八年后又在法庭上相见。法院一审认定原告方提供的两张“欠条”存在瑕疵,对其证明力不予确认,故判决驳回原告肖某的诉请。

案情简介:恋人分手后因当时写的欠条起纠纷

原告肖某(女)诉称,其在恋爱期间与被告徐某于1998年共同出资购买了房屋,其支付了购房款10万元、装修费2.5万元。2000年徐某提出分手,后在其要求下徐某给其写下内容为“今欠肖某装修费贰万伍仟元正”和内容为“今欠肖某房屋费壹拾万元正”的两张欠条,但被告徐某至今尚未偿还,故起诉要求徐某给付欠款并承担利息6万元。

被告徐某则辩称,双方原系恋人关系属实,但房屋系其母亲出资购买,并非双方共同购买。后其向肖某提出分手,原告要求其赔偿青春损失费,但欠条上只写10万元,不写青春损失费,还要求其赔偿装修损失费2.5万元,其是被迫无奈才向肖某出具两张欠条,该欠条违背其真实意愿,应属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事实是其从未欠肖某购房款及装修费。而且肖某曾在与被告母亲的物权纠纷案中,还称此12.5万元是装修费,要求被告母亲退还,现在却又称10万元是购房款、2.5万元是装修费,其对该款项说法前后矛盾,显然并不可信。

法院判决:欠条存在瑕疵不具证明力

法院审理后认为,书证虽有较高的证明力,但任何书证均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被告徐某在向肖某出具的欠条中称2.5万元系“装修费”、10万元系“房屋费”,现对此却全盘否认。显然,两张欠条所载内容是否反映客观事实是该案争议的焦点。法院经审理后作出了驳回原告肖某的诉请的判决。

法院之所以对肖某提供的两张欠条的证明力不予确认,原因有三:

一是肖某称房屋系其与徐某共同出资购买,但法院查明的事实是该房产权登记人为徐某的母亲,肖某作为成年人应认识到在与徐某未办理结婚登记的情况下,出资与徐某共同购买房屋产权登记的重要性,房屋共同出资购买又未登记在双方名下是不符合常理的。

二是肖某称支付了购房款10万元、装修费2.5万元,而在其曾与徐某的母亲物权纠纷案中,却又称当时房屋装修费12.5万元是其支付的,要求徐某的母亲退还,肖某对10万元一会儿说是“购房款”,一会儿说是“装修费”,一会儿要求徐某的母亲退还,一会儿又要求徐某退还,前后矛盾。

三是欠条中记载的“今欠肖某房屋费”不符合正常书写习惯,且在徐某提出分手后未在欠条中约定还款期限,让人难以理解。综上,肖某提供的两张欠条并非一个完美书证,存在瑕疵,因此对两张欠条的证明力不予确认,肖某的诉请也因无事实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债权转让协议和欠条的关系

    债权转让协议和欠条的关系,以及债权转让的相关法律后果和限制。根据《合同法》规定,债权转让需满足条件,但不必在签订债权转让协议后写欠条。债权转让包括全部和部分转让,新加入的债权人与原债权人共享连带债权。破产企业合同债权的转让受主体限制、确认程序限制和公

  • 欠条是否为债权的唯一证据?

    庞某与孙某之间的借款纠纷案件。庞某提供了电话录音证据和证人证言来证明孙某借款的事实,虽然孙某未出庭抗辩,但一审法院认为庞某未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借款关系的履行情况,驳回了其诉讼请求。然而,二审法院认为庞某提供的证据相互印证,能够证明借款事实,判决孙某

  • 债权人起诉欠条的适用法律程序

    债权人起诉欠条的适用法律程序。包括债权人应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原告需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并与本案具有直接利害关系,必须有明确的被告、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起诉需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递交诉状,并按被告人数提交副本。此外,文章还详细说明了不同情况下管辖法院

  • 公司前法人欠款后是否更换新法人

    公司前法人欠款后是否更换新法人的问题。指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需为公司的债务承担个人责任,公司债务应由公司全部资产承担。同时,讨论了民法典中公司股东签字的欠条的有效性,指出只要款项为公司内部借款,股东签字具有效力。最后,建议遇到法律纠纷的读者,描述具体

  • 安阳非法集资能追回吗
  • 个人借款逾期利息没有约定怎么办
  •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和机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