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转移 > 债权转让 > 债权转让所受的限制有哪些

债权转让所受的限制有哪些

时间:2024-11-28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0470
在很多的债权债务中,有时候我们可以对债权进行转让,这也是债权人需要了解清楚的问题。但是,在我国法律上对于债权有一定的限制,这也是让很多的人在自己合法权益上能得到保护,减少一定的经济纠纷的出现。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债权转让的限制条件

一、债权的有效存在

债权转让的基本前提是必须有有效存在的债权,并且债权转让不得改变债权的内容。

二、被让与的债权必须具有可让与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79条规定,以下三类债权不得转让:

  1. 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合同债权,包括基于个人信任关系而产生的债权,例如雇佣、委托、租赁等合同债权;专为特定债权人利益而存在的债权,例如专向特定人讲授外语的合同债权;不作为债权的债权,例如竞业禁止约定;属于从权利的债权,例如保证债权不得单独转让,但如果从权利可以与主权利分离而单独存在,可以转让。
  2. 按照当事人的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当事人在合同中可以特别约定禁止相对方转让债权的内容,该约定具有法律效力。
  3. 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合同法没有明确规定何种债权禁止转让,因此,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是指合同法以外其他法律中关于债权禁止转让的规定。

三、让与人与受让人需达成协议并不违反法律规定

债权的转让必须经让与人与受让人达成协议,并且不得违反法律的有关规定。

四、通知债务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80条规定,债权人转让债权时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转让债权的通知不得撤销,除非经受让人同意。转让通知应当送达对方当事人。

债权转让的限制性条件

一、主体方面的限制

根据《合同法》第79条规定,合同债权可以转让,没有对转让主体进行限制,因此,债权人不论性质如何,形式怎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处置债权。

二、客体方面的限制

合同债权的客体主要是行为,即债务人应为的特定行为。某些行为可以被取代或代替,像没有技术含量和没有特定要求的行为;而某些行为不能被代替或取代,例如与行为人的信誉、技能、能力密切相关的行为,如果由他人代为行使,将影响合同目的。

三、内容方面的限制

根据合同自由原则,当事人可以在订立合同时或订立合同后特别约定禁止任何一方转让合同权利,只要此约定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和社会公共道德,就能产生法律效力。任何一方违反约定而转让合同权利,将构成违约行为。

四、形式方面的限制

依照《民法通则》第91条规定,依法应由国家批准的合同,在债权人转让权利时,必须经过原批准机关批准。如果原批准机关不予批准债权转让,则转让无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实现程度的不确定性

    物权与债权在拍卖中的差异以及债权实现程度的不确定性。债权实现取决于债务人的财产状况、权利时效和主张权利的时机。买受人的高收益性与高风险性并存,因为债权实现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超额利润或无法实现的巨大风险。债权买受人的风险包括资产调查失误、主张权利滞后、

  • 债权清理的原则

    债权清理的原则和措施。原则包括盘整存量资产、回收货币资金为主辅以物资抵顶、诉讼保全依法清欠、综合清欠与优惠政策融合以及债权管理与经营分离。措施包括重新审核签订偿还协议、债权清缴与财政扶持等结合、鼓励企业发展、规范债权转让方式、明确分工以及资金和股权的

  • 债务债权转让的规定及程序

    债务债权转让的规定及程序。首先强调了债权转让的前提是有效存在的债权。接着,明确了哪些债权具有可让与性,哪些不得转让。随后,指出债权转让需达成转让协议并通知债务人。最后,强调了债权转让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包括批准、登记等手续。

  • 虚假债权转让是否构成刑事责任

    虚假债权转让是否构成刑事责任。根据刑法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虚假债权转让若构成合同诈骗罪则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等。另外,公司债权转让个人需要满足有效存在的债权、双方的合意、债权可让与性和转让通知等

  • 车贷债权的转让合法性分析
  • 债权的转让及其法律效力
  • 担保责任失效时间的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