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借款协议受法律保护吗
时间:2024-08-21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借贷是属于民间借贷的方式,个人与个人借贷的,为了保障双方的利益,可以签订借款协议,出借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支付利息,那么个人借款协议受不受法律保护?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个人借款协议的法律保护性
个人借款协议的合法性与法律保护
个人借款协议是否受法律保护,取决于其是否合法。如果借款协议存在违法行为,如高利贷、合同诈骗等情况,则不受法律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因此,依法成立的合同是受法律保护的。
合同生效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如果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需要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方可生效,应按照规定执行。
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所需的证据
当事人诉讼主体适格的证据
1、自然人作为当事人,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在出借款项时,保留借款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是非常必要的。2、法人或其他组织作为当事人,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正副本或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工商登记档案,社团法人登记证等;同时还应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身份证明等。3、如果当事人名称在诉争的法律关系发生后发生变更,应及时提交变更后的登记资料。4、如果另一方是共同被告的配偶,还应提交夫妻婚姻关系证明,如结婚证等。5、如果存在担保人,应提供担保人的身份证明材料。如果担保人是法人,还应提供法人的主体登记资料、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及其住址等信息。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私人放高利贷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私人放高利贷是否构成违法行为,并详细解读了相关法律条文。根据规定,超出法定利率范围的利息是不合法的,出借人要求支付的超出部分的利息将不受法律保护。法院对于年利率在24%以内的利息会给予支持,而对于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将被视为无效,借款人可要求返
-
借款协议金额修改的有效性问题
借款协议金额修改、民间借贷利息问题等方面的有效性问题。合同变更需双方协商一致,单方面私自修改无效。未约定利息的民间借贷可视为无偿借贷。利率标准争议可在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标准内确定。超过年利率36%的利息约定无效。复利计算受法律限制,出借人不得将利
-
带他人借高利贷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带他人借高利贷是否构成犯罪行为。发放高利贷超过规定利率是违法的,但带他人借高利贷本身并不违法,若存在隐瞒、欺诈等行为则违法。法律规定了年利率的限制,超出年利率限制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人民法院在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时会将非法集资等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或检察
-
高利贷的情形及其后果
高利贷的情形及其后果。文章详细列举了高利贷的四种情形,包括借贷利率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计算复利的利率标准、借款时先行扣除利息以及使用他人资金转手进行高利出借等。同时,文章还阐述了放高利贷的后果,包括超出利率标准的借贷行为不受法律保护,且可能触
-
民间借贷是否违法?
-
借款过程中约定的劳务费是否能认定为借款利息
-
什么情况下不保护高利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