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操作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
一、要创造良好的法律、政策和市场支持环境
管理和处置不良资产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社会工程,没有配套的法律、政策出台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没有企业、国有商业银行与公司的密切合作,没有统筹兼顾的措施配套,资产处置面临的障碍就很难克服。为了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实现财政风险的最小化,金融资产处置特别法和特别管理条例应尽早出台,使资产处置做到有特别法可依。资产管理公司作为独立法人不仅应该充分享有《公司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还应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使公司真正能够按照市场化处置的要求行事。要免除资产处置中的税费,减少资产处置的中间环节,增强资产处置的时效。
二、发挥积极性
国有商业银行应当与资产管理公司共同担负起维护社会信用的责任。国有商业银行拥有遍布全国城乡的信贷网点和熟悉客户,利用业务手段催收、监控的优势,行-司之间、资产管理公司之间应该加强同业合作,共同承担起维护债权的责任,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地位,提高资产处置效率,有效防范“道德风险”,谋求“双赢”的结果。
三、减少资金损失
分散损失,处理好化解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的关系,给予公司更多的发展空间。不良资产剥离收购之后,仍然存在一个最终损失由谁来承担的问题。如果单纯追求现金回流的财务目标,难免仓促处置,降低经济和社会效益,最终损失还会转嫁给财政。如果完全由财政核销,财政负担加重,不利于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化解金融风险,分散财政负担的良-策是统筹兼顾,稳步实施。两害相权择其小的办法是统筹资金。增设和增加专项核销资金,对未核销部分暂挂账待机逐年增加核销;强化资产管理公司的“特殊法律地位”,加大债务追偿力度,提高不良资产回收率,减少损失;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增强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性融资能力,使资产管理公司能够充分利用两个资本市场的发展机遇,通过多项业务的开展,加快实现资产证券化,分散损失。
四、实事求是,稳扎稳打
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切实解决公司机构设置在中心城市,大宗资产却遍布乡镇、农村,公司鞭长莫及的“超距”管理难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可以委托母体银行利用信贷网点遍布城乡的优势,与公司一道维护已剥离收购资产的权益,或者适当增加人员编制和分支机构。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要政府有关部门从有利于防范“道德风险”,有利于提高资产回收率统筹权衡,增加一定的费用支出。
五、创新思想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有“新思路”,树立起战略经营的理念。公司要以最大限度地保全国有金融资产、减少损失为使命,以提高资产收益率为经营目标,从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利于维护社会信用体系的健全性,有利于推动资本市场发展出发,制定公司管理、经营和发展战略,寻求广泛的市场化合作伙伴,实现战略化管理,在经营上下功夫,提高资产回收率,为新世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买方拖欠款项的两种情况,包括大买家/老买家因资金周转困难或蓄意欺诈而拖欠款项的原因。同时,提出了防范买方恶意拖欠风险的措施,包括关注信用限额的价值、加强对大买家/老买家的风险防范措施,以及加强规避风险的基础工作。建议出口企业高度关注信用限额,在授信额
银行资产剥离的定义和类型,包括政策性剥离和商业性剥离。政策性剥离涉及国有商业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的资金清算,具有政府指令性划转国有资产性质;商业性剥离则通过市场化方式完成。针对银行不良资产及体制原因形成的不良信贷资产,文章提出了处理方法,包括将贷款转为
个人借款合同违约责任的法律规定。首先,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借款人有义务按照约定的还款期限和方式偿还借款。其次,借款人的主要义务之一是向贷款人支付利息,利率不得超过国家限制规定。最后,如果借款人违约,未按照约定使用借款,将承担法律责任,包括赔偿责任,同时
公司注册资本、资产和负债、财务会计制度以及税务方面的风险问题。对于收购方来说,在收购公司时需要关注注册资本是否虚假出资、资本抽逃等问题,了解公司资产构成、股权配置以及不良资产状况。同时,需要考察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和税务问题,以避免潜在风险。律师团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