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无因管理 > 法律是如何规定无因管理之债的

法律是如何规定无因管理之债的

时间:2023-11-01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2091
人类文化演化史一再表明,至善论的存在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或者说是人类对自身道德所能臻达目标的一种理想构建。无因管理法律制度的设定,宏观上是对人类文化中永恒追求的“至善论”的规则支撑。那么法律是如何规定无因管理之债的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资料为您答疑解惑。欢迎阅读!

法律规定无因管理之债的要件

一、主观上管理人是自发为他人管理事务

根据审判实践,构成无因管理之债必须满足三个要件。首先,主观上的管理人是自发为他人管理事务,即未经他方本人委托或授权,主动地对他人的某项事务进行有效管理。这种管理行为既可以是对他人事务的管理,也可以是为他人提供服务。

二、客观上管理人是为他人谋利或防免他人损失

其次,客观上的管理人是为他人谋利或防免他人损失。这意味着管理人实施了管理他人事务的行为,并为他人谋取了利益或防止了损失。管理人为他人谋利益可以包括积极利益和消极利益。积极利益指的是相对的他人的利益因被管理事务的基础而增加,产生孳息。消极利益则是指相对的他人因管理人行为而保持现有利益不受损害。这一客观要件表明,构成无因管理之债必须以为他人谋取利益或防止损失的行为为界定依据。

三、法理上管理人不具有法律规定的义务

最后,法理上的管理人不具有法律规定的义务。一般情况下,管理他人事务应该有法律上的原因,即管理人具有管理的法定权利和义务,或者是根据约定权利和义务进行管理。然而,无因管理是指管理人对他人事务进行管理,但没有法律上的原因,即管理人既没有法定义务,也没有约定义务。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只有当管理人在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他人利益受损,进行管理或服务时,才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必要费用。这不仅是无因管理构成的法定要件,也是主张无因管理之债权的法定依据和原则。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立法目的

    无因管理的定义、主体、特征等。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为避免损失,主动管理他人事务的法律事实。任何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都可成为无因管理的主体。无因管理之债发生后,管理人享有请求本人偿还必要费用的权利。其特征包括事实行为、无义务性、为他人管理

  • 无因管理事务的消灭及其后果

    无因管理事务的消灭及其后果,包括自然消灭和人为消灭两种情况。自然消灭是由于事务本身性质所决定,经过一定时间后自然消失;人为消灭则是由于管理人或他人的行为导致。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无因管理债务的消灭原因,包括管理人意志改变、受益人委托管理人管理、管理

  • 无因管理的民事责任

    由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基于无因管理这一法津事实,便产生了债权债务关系;即产生了管理人与本人双方的民事责任。笔者认为,无因管理引起的民事责任包括三个方面。无因管理行为可能带来的损失除以上两个方面外,还包括给他人带来的损失,无因管理是一种合法行为,但如客观

  • 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

    无因管理法律制度源于古罗马法,近代各国民法建立相应的无因管理法律制度。无因管理法律制度倡扬社会互助的道德追求,确认无因管理的合法性,以阻却管理行为的违法性,体现公平正义的法律精神。在性质上,无因管理是一种事实行为。不当得利之债既不同于合同之债,也不同

  • 无因管理法律效果是如何的
  • 能强制执行公司财产清偿股东债务吗,无因管理人的义务
  • 无因管理属于什么行为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