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中介的参与可以降低营运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并建立与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提高承保主体的商业声誉和公司形象。
保险中介可以提供专业服务,减少与保险人之间信息失衡导致的矛盾,减轻与保险人交易的工作负担,并维护合法权益。
保险中介的参与可以刺激市场供求,促进产品开发和经营模式创新,推动保险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使整个保险市场朝着规范、良性的方向发展。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中国保险市场尚未形成合理的“自然生态”,尤其是代表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经纪人,面临着艰难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以下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介组织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地位较低,全社会对中介存在误区,普遍认为中介依赖欺骗生存。许多投保人认为即使经纪人佣金由保险人支付,但“羊毛出在羊身上”,不使用经纪人直接向保险公司投保可以节省费用。
保险公司认为保险经纪人不仅抢走了保险人的客户,还要求降低费率并支付佣金。因此,一些保险公司对保险经纪人抱有抵触情绪,要么选择不合作,要么提供不公平的条件。很多保险交易达成后,投保方可以获得与保险经纪人相当甚至更高的费用和回扣。
国家对保险经纪的培育和管理还有待加强。目前,缺乏规范和系统的保险经纪理论与实务教程,保险经纪人资格考试与实际需求相差较远。大多数持证人员是保险专业尚未毕业的学生,而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很难通过考试。持证人员无法进行实际操作,而实际操作的人员却没有证书。在实际管理中,需要严格区分保险人、经纪人、代理人和公估人,不能一条政策管控多个系统。
一些保险经纪公司以经纪人的名义从事代理人的业务,这些公司屡见不鲜。这些公司的专业素质和诚信形象还有待提高,行业自律组织和自律制度也极不完善和规范。
尽管近年来中国保险经纪公司如雨后春笋地成立开业,但只有少数公司经历了困难并取得了成功。这些成功的公司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虽然没有具体数据证明完全依靠股东业务生存的保险经纪公司数量和业务占比,但不能否认,这是中国保险经纪公司的主要生存方式。
这种方式需要良好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实力,容易被质疑是否存在“红顶商人”的问题。例如,与地方航空管理部门合作可以垄断当地的航空意外保险业务。
虽然这样的保险经纪公司屈指可数,但市场声誉逐步提升,将成为市场的最大赢家。例如江泰保险经纪公司。
改善保险经纪人的外部生存环境,加强保险经纪公司的内部建设,不仅是业内人士的强烈要求,也是完善和发展中国保险市场、提升整体行业形象的现实需求。
保险合同变更的相关法律规定。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可进行必要的变更,分为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和保险合同其他记载事项的变更。变更保险合同应当采用法定形式,经过法律程序实施,可采用批注或附贴批单、书面协议等方式进行。
保险人的定义及其承担的责任。保险人需要依法注册并受到经营范围和地域限制,超范围经营会导致保险合同效力减弱。市场上大多数与投保人联系的是保险代理人或营销人员,投保人在签订保险合同前应核实保险人身份实力和市场信誉。
保险合同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包括保险合同的双务性质、射幸性质、标准附合性质和要式性质等法律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设立、变更或终止保险法律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经济交换和法律关系的双重属性。文章还对保险合同的形式和订立方式进行了介绍。
保险公司的定义、分类及其相关法规。保险公司是为公众提供风险保障的经济组织,分为人寿和财产两类。保险公司需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并遵守股权持有限制。保险条款和费率需报备并遵守规定,中国保监会有权颁布范本和规范业务行为。保险公司对同一险种应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