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保护 > 侵权未获利算犯罪吗

侵权未获利算犯罪吗

时间:2024-10-22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2581
侵权行为分为很多,又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也有侵害人体健康的行为,还有侵害人自由权的行为,那么如果侵权没有获利,算不算犯罪?侵权需要承担哪些责任?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以下的法律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侵权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侵权行为并非仅限于以获利为目的,有些侵权行为还可能以伤害他人为目的,这种行为也属于犯罪。

侵权行为的定义

侵权行为是指一种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也可以称为一种侵害行为。这个概念最早在清末编定《大清民律》草案时开始应用,但在旧中国民法中对侵权行为的概念却缺乏明确的界定。

构成要件

侵权行为要构成,一般情况下需具备以下条件:

1. 具有违法性:侵权行为违反了著作权法规定的义务,侵害了他人的人身权或财产权。如果侵害他人财产权是基于违反合同义务而发生的,通常仅视为违约行为。

2. 有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侵权行为造成了他人财产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损害。如果行为尚未造成损害事实,只是计划中的行为,那么不构成侵权行为。

3. 存在因果关系:实施的行为是造成损害事实的原因。如果某人擅自改写他人的文章,但并未打算发表,后来被他人擅自推荐给报社刊登,那么这两个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如果改写只是为了练笔,并未打算发表,那么属于合理使用范围,与损害事实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4. 承担责任:实施行为的人有过错,或者虽无过错但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明知行为会造成损害后果,或者应当预见到而没有预见到,或已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例如,出版社明知某作品有著作权,或者没有确切根据地以为它没有著作权,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就出版了该作品,这种故意或过失就是过错,构成侵权行为。如果出版社在不知情和作者乙进行担保的情况下出版作者乙的作品,而后有作者甲提出作者乙的作品是侵权产物后,出版社立即停止出版并调查核实,出版社就没有过错,通常仅由作者乙承担侵权责任。如果出版社没有停止出版,在作者乙的作品确是侵权产物情况下,出版社就有过错,与作者乙作为共同侵权行为人负连带赔偿责任。此外,如果法律明确规定行为人即使无过失,也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行为人实施的也是侵权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经典电视剧片段的模仿表演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经典电视剧片段的模仿表演是否构成侵权行为。模仿行为不构成侵权,而侵权指的是侵犯他人名誉、版权等权益的行为。对于涉及版权的问题,根据《著作权法》规定,模仿表演若没有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将可能构成侵权行为。表演者的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包括身份保护

  • 如何申请著录项目变更费用退款

    如何申请著录项目变更费用的退款流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权实施细则》相关规定,申请人在申请著录项目变更时需缴纳相应费用。如决定取消变更,需及时向专利管理部门提交申请并说明原因,申请费用可退还。涉及的费用种类和缴纳标准由相关部门制定。

  • 著作权登记审批期限

    著作权登记审批的流程和期限。申请人需提交身份证明、作品权利归属证明等材料,登记机关核查期限为一个月。同时,文章还列举了未经许可的复制、发行、表演等行为,未经许可的录音录像制品的复制、发行和传播,未经许可的广播、电视播放或复制等行为,故意避开或破坏技术

  • 诬告陷害罪由什么构成?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行为。构成该罪的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客体要件指的是侵犯他人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正常活动;客观要件表现为捏造他人犯罪事实并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或采取其他方式引起司法

  • 诬告陷害罪概念及其构成
  • 侵权未获利算犯罪吗
  • 单位犯罪的条件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