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告陷害罪概念及其构成

时间:2024-11-29 浏览:4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9780

诬告陷害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诬告陷害罪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行为人通过捏造事实,并企图借助司法机关实现对无辜者的诬陷,从而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损害了其名誉,并可能导致冤假错案,干扰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破坏司法机关的威信。根据我国宪法,惩治诬告陷害已成为宪法原则。

二、客观要件

诬告陷害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必须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并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或采取其他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机关的追究活动。捏造的犯罪事实只需足以引起司法机关对被害人追究刑事责任,而不要求详细情节和证据。

2. 告发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口头的、书面的、署名的、匿名的、直接的、间接的等等。

3. 必须有特定的对象,即告发的内容足以使司法机关确认被诬陷的对象。

4. 诬告自己犯罪的行为不构成诬告陷害罪。

三、主体要件

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要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即可构成。但如果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将会受到更严厉的处罚。行为人只要实施了诬告陷害他人的行为,就构成犯罪既遂。被诬告人是否因此受到刑事处罚,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四、主观要件

诬告陷害罪在主观方面要求行为人具有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在捏造事实,但仍决意为之,并希望对被告发人产生刑事追究的危害后果。行为人的动机可以多种多样,例如报复、栽赃陷害、发泄私愤、追求名利、嫉贤妒能、排除异己等。然而,无论动机如何,其目的都是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如果行为人的目的仅仅是败坏他人名誉、阻止他人升迁等,并非为了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则不能构成诬告陷害罪。行为人实施了诬告陷害的行为,但是否实现了其目的即他人是否已受到刑事追究,则不影响本罪成立。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诬告陷害罪由什么构成?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行为。构成该罪的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客体要件指的是侵犯他人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正常活动;客观要件表现为捏造他人犯罪事实并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或采取其他方式引起司法

  • 诬告陷害罪概念及其构成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严重行为。该罪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客观上表现为捏造他人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或者采取其他方法引起司法机关的追究活动。行为人必须捏造犯罪事实,并向国家机关

  • 被诬告反告要哪些证据

    被诬告反告时,可以提供多种证据来证明被诬告的案件事实,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这些材料都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行为被认定为犯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四

  • 对立案材料审查后的处理方式

      1、为陷害他人,故意捏造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犯罪事实,并由本人或者指使他人向国家机关告发的。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

  • 诋毁诬告他人什么罪,立案标准以及如何量刑
  • 恶意投诉是否可以报警
  • 刑事案件告状书怎么写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