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权案件的专业性较强,权利人自行进行取证往往难以准确把握取证的方向和范围。律师是专门从事法律工作的专业人员,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办案经验和诉讼技巧。相比当事人自行取证,律师的调查取证更为方便、有效,且能够收集更广泛、更精确的证据,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公证机关的法定职责之一是进行证据保全。公证证据具有推定为真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法院会直接采信,除非有足够的相反证据来推翻公证证明。公证机关对证据进行保全的效果与法院进行的保全相当。在诉前阶段,当事人可以充分利用公证机关来收集和保全证据,这是一项有效的诉前准备措施。
《关于诉前停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和保全证据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规定了商标权侵权案件中可以申请诉前证据保全。保全措施生效后,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需要在法定时间内提起诉讼。如果没有提起诉讼,保全措施应当解除,并且相关证据可能会被销毁或返还,申请人需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
当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调取证据,或对关键证据的调查手段已经穷竭,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查收集。通常可以分为三类:
(1) 保全被控侵权产品;
(2) 调查被控侵权单位的财务账册,以确定赔偿额;
(3) 调取被控侵权人存在侵权的证据。
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申请调查的证据范围必须符合法定情形;二是必须注意举证时限。
法院通常采取的措施包括拍照被控侵权产品、记录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对易于调取的书籍、商标实物等采取扣押、提取等方式。然而,由于侵权人的阻挠或隐藏,对于被控侵权人的财务账册往往很难获取。
向侵权所在地的工商、公安部门举报后,这些部门可以查阅、复制与案件有关的合同、账册等文件,询问当事人和证人,并进行现场执法检查,包括拍照、摄像等方式。如果涉嫌侵犯商标专用权,行政执法部门可以对涉嫌侵权的产品进行清点和查封,并从中抽取样品。
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的重要性。依据著作权法,著作权人应签订许可使用合同以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内容包括权利种类、专有/非专有使用权、使用地域和期间、付酬标准和办法、违约责任等。在签订著作权转让合同时,双方应明确转让的权利范围和具体内容,确保著作财产
未经授权的翻译是否享有著作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的规定,翻译权属于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之一,未经作者授权不得随意翻译。著作权人享有多种权利,包括翻译权在内,并受到法律保护。
未经同意转载是否属于网络侵权的问题。任何未经许可使用著作权人作品的行为都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对于信息网络传播权,国务院颁布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加以规定。侵犯著作权的行为需具备侵权事实、行为违法性、行为人主观有过错三个条件。权利人可以根据条例
电台播放歌曲是否构成侵权的问题。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表演者享有多种权利,包括现场表演直播和录音录像等权利,电台未经许可擅自播放歌曲侵犯了表演者的权利。同时,歌曲的版权分为词和曲两部分,使用歌曲需向词作者和曲作者支付版权费用。除法律规定的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