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财产权是著作人身权的对称,是指作者及传播者通过某种形式使用作品,从而依法获得经济报酬的权利。著作财产权主要包括使用权、许可使用权、转让权和获得报酬权。
使用权是指以复制、发行、出租、展览、放映、广播、网络传播、摄制、改编、翻译、汇编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具体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以及其他使用作品的权利。
许可使用权是指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许可他人使用作品并获得报酬的权利。使用他人作品时,应当与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除法定使用许可情形外。
转让权是指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转让使用权中一项或多项权利并获得报酬的权利。转让的标的不能是著作人身权,只能是著作财产权中的使用权,可以转让使用权中的一项或多项或全部权利。
获得报酬权是指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因作品的使用或转让而获得报酬的权利。
与著作财产权相对应的是著作人身权,又称著作精神权利。著作人身权是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与人身相联系或者密不可分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
发表权是指著作人决定作品是否公布于众的权利。
署名权是指著作人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表明作者身份。
修改权是指著作人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保护作品完整权是指著作人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综上所述,著作财产权和著作人身权在著作权中具有不同的内容和权利对象,发表权属于著作人身权,而不属于著作财产权。
中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制度的重要性。软件著作权登记虽非权利产生的必要条件,但具有多重意义,包括宣传产品、强化权利主张、促进版权贸易、合法经营和销售软件、证明自主知识产权、助力软件企业认证,并享受政策鼓励。登记有助于提升软件知名度和保护著作权,对软件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伪书侵权案。原告指控被告文化艺术出版社冒用其名义制作并出版了一本名为《悬崖边的辩护》的书籍,同时被告图书大厦销售该伪书也构成侵权。被告辩称获得原告同意并由传记作家石X编写该书,不构成侵权。法院追加石X为共同被告,案件待进
音乐许可合同的主要内容。甲方拥有特定音乐作品的全部版权,与乙方(合法资质网络运营方)签署合同,授权其在特定网站以在线播放、下载方式传播该音乐作品,包括音频作品和手机彩铃。合同规定了许可使用方式、性质、期限和区域,并明确乙方不可再授权或分许可他人使用。
我国《著作权法》中关于人身权的规定,明确指出人身权是不可转让的。人身权与特定个人密切相关,具有专属性和绝对性,不能用金钱衡量。尽管人身权与财产权有联系,但仅仅是财产关系产生的基础,而不是转让的对象。只有著作权的财产权可以进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