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利用 > 著作权转让合同如何认定

著作权转让合同如何认定

时间:2025-02-12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2961
著作权转让合同,是指著作权人依法将自己所有的著作权转让给受让人,双方为此行为协商约定的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合同经双方签字后产生法律效力,对转让人、受让人均具有约定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转让合同的要件

一、作品的名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十七项的规定,著作权人转让著作权时,双方应当在书面转让合同中明确作品的名称。

二、转让权利种类、地域范围

书面转让合同还应明确转让的权利种类和地域范围。即双方需明确转让的权利是指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确定权利的地域范围。

三、转让价金

书面转让合同应当包括转让价金的具体金额。

四、交付转让价金的日期和方式

书面转让合同还应明确交付转让价金的日期和方式。

五、违约责任

书面转让合同应当约定转让方和受让方的违约责任。

六、其他约定

双方还可以根据需要约定其他内容。

著作权转让合同的效力及处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因著作权转让合同引起的纠纷案件,若转让双方未采取书面形式,人民法院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来审查合同是否成立。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约定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合同,若一方已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则该合同成立。此外,若采用合同书订立合同,在签字或盖章之前,一方已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则该合同同样成立。

因此,人民法院在审查著作权转让合同纠纷时,若双方未签订书面合同或合同未生效,但符合合同法规定的要件,即一方已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法院将认定著作权转让合同成立,并要求双方按照合同履行权利和义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企业如何避免网络侵权?

    企业如何避免网络侵权的问题。为了提高著作权侵权风险防范意识,企业的相关人员应当加强对著作权法的学习,并采取防范措施。使用他人作品时需获得著作权人许可并签订合同,审查稿件的独创性,与作者协商一致进行修改,并妥善处理权利人的撤稿声明。同时,根据《著作权法

  • 委托合同

    一方基于另一方创作能力而委托其进行作品创作的事宜。文章明确了背景、创作目标、创作安排和创作成本与酬金等相关内容。具体涉及作品形式、名称、篇幅、创作来源和计划,以及资料收集与分析、作品创作的流程和责任分配。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创作成本包括的资料收集、实地

  • 著作权和知识产权的区别

    著作权和知识产权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权利,而知识产权是权利人对其智力创造成果所享有的财产权利,包括著作权、商标权和专利权等。两者有重叠之处,但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类型,属于其范畴之内。著作权保护作品的复制、发行

  • 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中什么受时间限制

    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限中,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以及保护作品完整权等权利的特点和限制。这些权利在保护作者权益的同时,也受到时间、行使次数、转移以及第三方权利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 作品著作权登记申请须知内容
  • 侵权行为的法律定义
  • 合作协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