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著作权法,抄袭和剽窃是同一概念,指的是将他人作品或作品的片段窃为己有。抄袭侵权与其他侵权行为一样,需要满足四个要件:行为具有违法性、有损害的客观事实存在、和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行为人有过错。抄袭物需要发表才能产生侵权后果,即有损害的客观事实,因此抄袭通常指已经发表的抄袭物。
从抄袭的形式来看,抄袭可以是原封不动或者基本原封不动地复制他人作品,也可以是经过改头换面后将他人受著作权保护的独创成份窃为己有。前者被称为低级抄袭,在著作权执法领域容易认定;后者被称为高级抄袭,需要经过认真辨别,甚至需要专家鉴定才能认定。常见的高级抄袭包括:改变作品的类型将他人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独立创作的作品,例如将小说改编成电影;改变作品的类型,但利用作品中受著作权保护的成分并改变作品的具体表现形式,将他人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独立创作的作品,例如利用他人创作的电视剧本原创的情节、内容,经过改头换面后当作自己独立创作的电视剧本。
和其他侵犯权利一样,抄袭侵权需要满足四个要件,其中行为人的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对抄袭侵权的认定,无论主观上是否有将他人之作当作自己之作的故意。
抄袭的认定不以是否使用他人作品的全部还是部分、是否得到外界的好评、是否构成抄袭物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为转移。只要满足上述要件,就应认定为抄袭。
过失犯罪的既遂情形。过失犯罪指因疏忽大意或轻信能够避免预见到的危害结果而实施的犯罪。只要犯罪嫌疑人的过失行为导致犯罪结果发生,即可认定为过失犯罪既遂。对于未遂犯,法律可参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共同侵权行为的认定问题,主要讨论了作者与出版社以及合作作品作者的共同侵权情况。对于作者与出版社,需要解决图书出版合同中的权利担保条款是否构成共同侵权的问题;对于合作作品,不可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构成侵权时,合作作者构成共同侵权;可以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
具备资格的公务员和律师的定义及职责。依据相关法律,具备从事审判、检察和法制工作满十年经验的人员可认定为具备资格的公务员,包括法官、检察官和在立法、行政机关工作的法制人员。文章还介绍了法官和检察官的具体职责。为了确保业务素质,这些人员需经过考核任命为公
软件著作权登记的目的和作用,以及进行软件著作权登记所需的申请文件和流程。软件著作权登记旨在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和提升信息产业的创新竞争力。申请文件包括申请表、申请者身份证明、源程序和文档等。此外,还可以选择对鉴别材料作例外交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