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方返还:
单方返还是指一方当事人根据无效合同从对方当事人处接受了财产,该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返还财产。或者虽然双方当事人都从对方处接受了财产,但一方没有违法行为,另一方有故意违法行为,无违法行为的一方当事人有权要求返还财产,而有故意违法行为的一方当事人无权要求返还财产,其被对方当事人占有的财产应依法上缴国库。单方返还是指将一方当事人占有的对方当事人的财产返还给对方,返还的应是原物,如果原来交付的是货币,则返还的应当是货币;如果原来交付的是财物,则应当返还财物。(2) 双方返还:
双方返还是指双方当事人都从对方处接受了给付的财产,将双方当事人的财产都返还给对方。如果接受的是财物,则返还财物;如果接受的是货币,则返还货币。如果双方当事人有故意违法行为,则应将双方当事人从对方处得到的财产全部收归国库。合同无效与合同诈骗罪的关系以及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合同无效并不会影响对合同诈骗罪的认定,合同诈骗罪具备特定的情形,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财物等。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包括返还财产、折价补偿和赔偿损失等。
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认定问题,主要围绕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性质和“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展开。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性质应参照现行《合同法》的合同范围。同时,探讨了在经济转型时期一些合同当事人的行为如何认定,特别是在没有资金情况下依靠虚构事实骗取资金的情况
被告人李某等人使用“倒包换假”手段在运输途中盗窃发往某化肥公司的氯化钾肥的案情。分歧在于定性的不同,一种认为是合同诈骗罪,另一种认为是盗窃罪。经过分析,文章认为被告人李某等人的行为应定性为盗窃罪,因为他们在货物交付运输后,采取秘密方式以假换真并窃取,
合同诈骗罪的法律解释,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利用经济合同诈骗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诈骗罪。文章列举了六种情形应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的行为,包括虚构主体、冒用他人名义、使用伪造单据等欺骗手段,以及挥霍、拒不返还担保合同履行财产等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