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不当得利 > 返还不当得利的案由是什么

返还不当得利的案由是什么

时间:2024-10-30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3560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不当得利,比如买东西多收了钱。不当得利是没有合法规定的,所以是不合法的,当收到不当得利是需要返还,返还不当得利的案由是什么,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返还不当得利的案由”的内容为你答疑解惑。

返还不当得利的案由是什么

不当得利的案由只能是不当得利纠纷,借钱不还、诈骗等都不属于不当得利。

案例

甲与乙系男女朋友关系。2015年2月,甲向乙的账户转入3万元,后乙将该笔钱款用于买车。同年8月,甲乙两人分手,甲将乙诉至法院,要求其返还3万元借款。在庭审中,乙辩称3万元系甲对其的赠与。甲因苦于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其与乙存在借贷关系,故向法院申请撤诉,转而以不当得利起诉。在不当得利案的审理中,甲未能提供任何新的证据。2016年3月,法院驳回了甲的诉讼请求。

律师分析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本案中,甲第一次以民间借贷为由起诉,其应当举证证明与乙存在借贷关系,但其不能提供借条等证据。考虑到两人的实际关系,仅凭转账记录难以认定该笔钱款就是借款,故甲无法获得法院的支持。第二次,甲又以不当得利为由提起诉讼。

根据《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的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甲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与乙存在借贷关系,故想要把乙收取的3万元作为不当利益,以此降低自己的举证责任。以不当得利起诉,虽然不需要证明其与乙存在借贷关系,但是作为主动支付钱款的一方,其仍然应当举证证明乙收取钱款不存在“合法根据”。实际上,甲把这比钱款说成是借款,恰恰证明了乙收款是有根据的。故法院最终驳回了甲的诉讼请求。

综上,主张不当得利并不意味着举证责任都由受益方承担,作为受损一方,尤其是主动给付款项的,仍然需要证明其付款违背了自己的真实意思。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债权概述

    债权的相关概述,包括其定义、发生和消灭的原因以及分类。债权基于合同、侵权行为、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产生。金钱债权是最常见且重要的债权类型。对于欠债不还的情况,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拿东西抵债,但必须经过双方协商或法律程序。

  •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 一、不当得利的法院管辖的规定

    不当得利的法院管辖规定和如何认定有管辖权的法院问题。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获得利益而导致他人损失的情况,需返还利益。在举证方面,通常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但在特殊情况下会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管辖法院一般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涉及不动产的案件则

  • 分手后恋爱期间发的红包是否需要归还

    恋爱期间分手后红包是否需要归还的问题。根据给付款项的性质,如果是借贷或不当得利以及特定目的的赠与则需归还,普通赠与则不需归还。对于大额支出如购置不动产和车辆等,在没有明确的书面赠与合同情况下,应返还。法律依据方面,涉及恋爱期间红包的纠纷不适用民间借贷

  • 债权的定义和性质
  • 表见代理与善意取得的区别
  • 村民互换耕地所获补偿是否构成不当得利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